石桥村村史

开心果
创建于11-16
阅读 10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走进石桥村

04:00

一、 概况 

       在关中平原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它如同一条银色的绸带,轻轻拂过大地,滋养了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村庄——石桥村。这个村庄,自古以来便与这条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历史,就像那条悠悠流淌的河水一样,绵长而深远。

    石桥村始建于明代,先祖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徙而来,距今大约有六百多年历史。杨姓村民居多,杨姓其渊源均为周朝王室,‌具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杨姓全国的人口数量约为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现在的村委会办公室原为杨家祠堂。

山西大槐树

杨家祠堂复原图

      除杨姓外,并有侯、刘、张、王、纪、孟、郭、等多种姓氏人家。村民们异姓同心,同舟共济,世代和谐相处,用勤劳和智慧营建这个美好的家园。初始村名叫杨家庄,清嘉庆年间的《长安县誌》记为石桥村。原属洵河里管辖,先祖们利用河流的便利,捕鱼耕田,建房造屋,逐渐形成了这个靠河而居的小村落。村庄东修有娘娘庙,村西有永庆寺,村北土地庙,西街老爷庙,村南有土墩台,村庄周围修有城墙和护城河。村庄规模虽小,但村民们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共同抵御着自然界的挑战,在河水的滋养下,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在原址修建的娘娘庙

娘娘庙复原图

       石桥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全村共有土地1700亩,历来盛产小麦.玉米.和棉花。现村内有村民400户,共1550人,村委会下设4个村民小组。石桥村在明代建村时,因村庄西侧河流上有座石桥而得名。以桥连接的西宝公路南线,成就了石桥村成为一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人文名村。

二、 道路、河流、桥梁。

    这条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河流,在明代以前称为洵河,民间又称苍龙河。苍龙河自南向北蜿蜒而下,流入长安境内后,从石桥村西侧擦村而过,向北汇入渭河。苍龙河最早流量充足,河水清澈,可见鱼儿漫游,河畔芦苇葱茂,风景十分秀丽,极富生态特色。但由于河道曲折,流水不畅,河床曾多次自然改变。每逢雨涝季节,河水便会泛滥,经常淹没庄稼。1950年长安.户县两县组织当地农民上万人,对苍龙河进行了整治改造,在村子上游并入新河。

        由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石桥村在新河建闸取水,在村西原河道上修建了容量三万多方的水库,用于提高地下水位,灌溉农田,对提高粮食产量,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石桥村新河水闸复原图

       现在存留于石桥村西侧的一条南北走向干涸的河道,便是苍龙河改造后,已废弃不用的一段原河道遗址。村民们利用河道遗址种植芦苇、莲菜、养鱼等、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苍龙河

              村民种植的芦苇

         特别是石桥村的芦苇在当地特别有名,其高耸入云,重叠成片,仿佛一片片摇曳的林海,它的存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环境景色,还拥有着无尽的生命力和利用价值,其茎秆坚韧且纤维素含量高,这使得芦苇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经济价值,除建造民房和做顶棚外可以编织成芦帘、晾晒帘、芦绳,粮囤、蓑衣及各种工艺品,用芦苇叶包的棕子清香美味,在村民们日常生活用品中芦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示了其广泛的用途和经济价值。

用芦苇叶包棕子

编制芦苇席

制做芦帘

       在石桥人心中,这条“苍龙河”已升化为一种龙的图腾,成为具有一定鼓舞作用的文化资源。

         苍龙河上横跨着一座石桥,石桥村因此桥而得名,在明代已有桥存在。属全长安县当时有名的37座石拱桥之一。桥长12米,宽4米多,有3孔桥洞,桥梁两侧有石栏杆,栏杆立柱上刻有狮头石雕,桥南有龙头,桥北有龙尾。这座石拱桥是石桥村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倍受村民珍爱。1964年,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这座不宜车辆通行的石拱桥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被拆除。利用原桥基础,改建成一座水泥平桥,开始发挥自己更大的交通作用。

                      石桥复原图

          至于被石桥村的石桥贯通起来的西宝公路南线,属于著名的108国道。始建于1922年。1933年修筑至眉县,1941年全线通车,共长184公里,是途经长安的主干公路之一。最初为三级碎石路面,1968年改建沥青路面,改名西宝公路南线。后西宝公路拓宽改造,要绕镇而行,故西宝公路南线移至村北与新庄村之间穿过。长安撤县设区后,将鱼斗公路延伸到石桥村(鱼化寨至石桥村),称为鱼石公路。鱼石公路二级公路为长安“五横十纵”交通规格的主干线之一。由于所处于这条主干公路线的特殊位置,石桥村既是马王街办的西大门更是雄踞于长安西部边界的交通要冲。

    石桥村南的河流为灵沼河,其源头在灵沼海子村,该村的周围涌泉冒眼广约数顷,致其洼地沼泽,形成湖泊,故称海子。经文王挖凿疏理,形成灵沼河;灵沼河蜿蜒向北,流经董村、石榴村、冯村向西经过石桥村并入新河。

        解放后,灵沼河依然碧水盈盈,河堤岸树成行草满坡,河中鸭子水面漂。小孩在河边嬉戏,大人们河边洗衣,垂钓、撒网捕鱼。时有小船载着鱼鹰捉鱼驶过。

       

鱼鹰抓鱼  河道洗衣情景

        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水竭为田,不复为沼。人民公社后期各地在修路和平整土地时,为增加耕地,对灵沼河河道、护坡多有利用,种植庄稼树木,时有河道填平、淤塞的现象。但是作为一条历史久远的古河道,历经沧桑,丰水时出,旱时枯竭。周之古迹,今已成遗址。

      

三、 古迹、历史事件。

    石桥村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还有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石桥村西头曾有一座寺院,名叫永庆寺,寺院坐北向南,具有相关规模。

永庆寺复原图

在原址重建的永庆寺

       寺内建有前后大殿,讲法堂等。大殿内供有铁头如来佛,院内树木成林, 环境肃穆清幽。其中一颗枣树高大茂盛,树身奇特,果实累累。寺院北有石塔一座,高十米左右,七十年代被拆除。永庆寺在当时曾是一座名刹,与南面40里外户县境内的牛头山相互关联,民间流传着“上有牛头山,下有永庆寺”的说法。村民们还清楚的记得,寺院大殿内铁佛的莲花底座上镌刻着为寺院布施的善士姓名,其中“王化雄”三字赫然在列,并伴随着一桩村民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王化雄是长安高桥乡西江渡人,系清朝前期云贵总督。在任总督前,曾因故蒙难,遭人追杀。他从西江渡沿苍龙河逃至石桥村时,潜入永庆寺藏身。追兵进入寺中,遍寻不得,而又确信他就在寺内,于是连日守候,待其自出。但终不见王化雄踪影,追兵便无奈撤走,事后有村民发现大殿内如来佛像底部有碗口大的洞孔,探手洞内,竟抓出一把大枣的残核。人们方才悟出,王化雄躲避追兵时是从洞孔进入,藏于佛像腹腔之中,饥饿时潜出佛像,在寺院枣树上摘取大枣,复进入佛像腹腔食用,故有枣核遗留。后来,王化雄任职云贵总督,为感恩神佛庇护而逃脱危难,遂捐资重修寺院。因此,布施之中遂有他的大名。永庆寺在高级社时被拆除,如今寺院遗址尚存,并有一块雕刻莲花图纹的石塔麻石底座,成为当年寺院的见证物。

    根据长辈回忆,在永庆寺前紧靠官道南苍龙河石桥东边,有一座神奇时隐时现跪着的石雕山羊,头东尾西,遥望长安,其雕刻精细,形态逼真。主要以弘扬传统道德为目标,教化世人感恩行孝,与人为善。据说;旧时官员每年上京述职必经此地,若清廉为民者经过,石羊会现身祝福,扬头指路。若欺诈百姓,贪赃枉法者则看不到石羊。考核部门会询问官员进京经过了什么地方,将看到未看到石羊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标准之一。

     

石羊复原图

       在石桥村西南约一华里的新河边,还有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汉钟官城遗址,解放后曾多次在掘土中分别掘得昔日铸造钱币的模版和凉置场清晰可见钱印的砖块,分析此为古时铸钱之地。 

        汉钟官城铸钱遗址,规模宏大,内涵丰富,是我国2100多年前国家铸币工厂,比英国的国家统一造币厂早1000多年。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春,驾幸钟官城(今石桥村钟官城遗址),会钟官令钟大(钟大为钟馗父亲)。国家考古部门协同德国专家曾来此处考察,极具保存和开发价值。

    如今钟馗父亲钟大曾履职的"钟官城铸币遗址"2001年被评为全国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轰动。


钟官城出土的铜币

四、 文化、艺术、历史人物

    作为文明村,石桥村还有代表本村形象.文化娱乐活动的社火艺术。石桥村的社火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人物化妆新颖,高跷表演精彩,锣鼓声势浩大。让村民们记忆深刻且引为自豪的是,在1993年社火大会表演中,该村社火队伍仪仗队前,一幅嵌入“石桥”二字的藏头对联横空而出,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这幅对联的上联为:“石上卧虎震秦汉”下联为:“桥下藏龙懾丰镐”。既表现了石桥人龙腾虎跃,敢为人先的豪迈气概,也彰显了石桥文化艺术的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同时,这幅匠心独具,对仗工整的嵌名藏头对联出自石桥村杨作治、杨振荣、杨松辉三位老教师笔下,也反映了石桥村人文化底蕴的深厚。

当年仪帐队前的对联

       近些年来村里还成立了妇女秧歌队、自乐班、舞蹈队,进一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石桥村的锣鼓队

石桥村社火表演  

石桥村秧歌表演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在石桥村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

    杨世丰,抗美援朝作战英雄,功勋卓著,多次荣立战功,被志愿军总政治部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接见抗美援朝回归观礼英雄代表团成员之一。

        郭景和,1962年参加中印自卫反击战人员,作战英勇,奋不顾身,救死扶伤,所在特务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荣立三等功,为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郭景和的立功证

        西藏平乱人员杨栋梁,柏景财,在西藏平叛中做出了贡献,维护了国家统

一,增进了民族团结,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抗日民族英雄名将关鳞征,系石桥村杨姓外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任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由于关鳞征的庇护,解放前石桥村从未遭受过官吏兵匪的骚扰,使村民得以安宁的生产生活。石桥村杨宗卫等人跟随关鳞征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后来因战斗负伤回家务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石桥村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仁志士,以卓越的才能和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以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和爱戴。

五、 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石桥村群众抓住机遇,发展经济,走出了一条适合村情的致富路。村民在继续抓好科学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同时,不断扩大以草莓、甘蔗、蔬菜等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全村草莓种植户已占总户数的60%以上,种植面积900多亩,还有不少村民在外村承包土地种植草莓。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多种经营也在迅速发展。村民先后办起了私营电镀厂·化工厂·木器厂·纸箱包装厂·建筑基地机械专业团队,经营粮食运销等企业。外出打工的人数也不断上升。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村100%的农户建起了楼房新居,90%家庭拥有私家小车。

村民办的化工厂  

草莓种植大棚

村民种植的甘蔗园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村的政治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在推动村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村民代表会、团员、妇联、民兵等组织也积极参与村庄事务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惠及广大村民。

新建的党群服务大楼

        石上落凤祥云至,桥下苍龙引福来。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石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生产生活条件在不断的改善,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宜居宜业水平。村两委会积极筹措资金,饮水工程落实到户,家家饮上纯净的深井水,柏油硬化了全村道路,安装路灯,提升改造两委会办公室,整治村内环境卫生。并积极筹建群众活动场所,不断优化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两委会力争顺应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让我村具备更好的生活条件。

         铭记历史,活化地名,让历史文化的脚步声,抖动我们家乡曾经过往的历史文化记忆!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我们石桥村历史文化的根脉,期待家乡明天更加美好!

    目前,人杰地灵的石桥村,已初步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喜面貌。

     

                           

                             

                           石桥村村史编委会

                                   2024.10



石桥村

(五字句文)

古堡石桥村,

县誌有史记。

山西大槐树,

杨姓祖籍地。

明朝大迁移,

举家丰京西。

建村立祖祠,

异姓随围至。

以石桥为名,

同舟与共济。

日出耕作忙,

日落早休息。

农耕生活史,

延续民国时。

四五十年代,

生态好家园。

两河一官道,

村子座中间。

南傍西宝线,

灵沼河畔边。

西借苍龙河,

四周尽良田。

东西一条街,

城河围两边。

东头娘婆庙,

送子续香烟 。

西头永庆寺,

赐福保平安。

西街老爷庙,

义正搏云天 。

街中杨家祠 ,

附设小学校。

壮观南城门 ,

遥望终南山。

村南土墩台,

定稳镇邪灾。

村北小神庙,

守土财门开 。

桥东寺庙前,

石羊隐路南 。

跪谢天地恩 ,

昂首向长安 。

当年永庆寺,

恢弘幽神秘。

遗石莲花座,

见证庙历史 。

总督王华雄,

传奇有故事 。

苍龙故河道,

绕村西边过 。

碧水鱼嬉戏 ,

芦苇竞秋禾。

荫茵堤林长,

蜿蜒入渭河。

三孔石拱桥,

构建极精致。

长安古石桥,

三十七之一。

桥中藏雕龙,

护栏卧雄狮 。

 

如今石桥村 ,

长安西大门。

丰京遗址畔,

钟官咫尺近。

公路通村过,

黄新梧大邻。

面积十五顷,

人口一千五。

家居二层楼,

水电设备齐。

中心南北街,

羊富兴昌路 。

整洁自然美,

民风亦淳厚 。

老人自尊爱 ,

晚辈勤孝优。

养性自娱乐,

健身广场秀。

锣鼓表演队,

长安有名声 。

当年誓师赛,

势比大阅兵。

鼓阵百余米,

变幻十样景。

一通跃进鼓,

各路拜下风 。

高跷有特色 ,

出场惊四邻。

化妆新颖美,

扮相逼真新。

表演功底深 ,

精彩生动神 。

秧歌舞翩跹,

杂耍尽风骚 。

一副藏头联,

豪气冲九霄。

村民多贤能 ,

彰显爱国情 。

抗日有老兵 ,

援朝出英雄 。

平叛反击战,

立功数后生 。

改开图发展,

确立新观念。

耕作机械化,

科学管种田。

新型产业链,

大棚种植园。

致富尽其能,

五业成效显。

抗新冠疫情,

干群志成城。

争义捐执勤,

爱佑胜亲情。

现在石桥村,

风正气象新。

旧貌换新颜,

时代文明村。

 

文明石桥村,

发展机遇新。

更上一层楼,

欣看后来人。


杨松辉

 2024. 10

阅读 10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