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11)

知青,我难以忘怀的岁月

——谢幕

绅士__董秦丰
创建于11-16
阅读 10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部分图片视频文字来自网络

02:57

                知识青年纪念墙

      从1968年开始到197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了大约10年。在这十年间,有近1700万名知识青年“投笔从农”参与了上山下乡运动。那场席卷整个中国大地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影响了近1700多万知识青年的一生,而且冲击了这近1700多万知青的父母、家庭、学校以及周围的社会。几乎家家都有知青或与知青有关联。可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像一道狂飙,在中国历史的平面上轧出了深深的轨迹,永远不可磨灭。

       我和我的夫人就是一九六八年首批初中“老三届”插队知青,我四兄弟中就有两个知青,夫人姊妹五人也有四个知青。所以说上山下乡运动在我俩心中,在我们两个家庭成员中永远难以忘怀。

      那场席卷全国,史无前例的,涉及千家万户,波及整个社会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谢幕。知青们也都老了,都是奔七奔八的人了,都到了谢幕的年纪。都行将告别这个世界了。什么知青,什么上山下乡。那都是曾经的历史,一群人的往事,一代人苦涩的过去。我们真的已经老了,虽然心情留恋着青春,身体却在报复着岁月,也在提醒着我们,珍重自己的同时,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在热闹中回忆,在时尚中怀旧,让回忆和怀旧联手,留下那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一个知青的故事是故事,百万知青的故事是历史。是历史嘛,就任由后人说去。但我们亲历过这一段历史的人,尽管吃了不少的苦,却也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扛得起种种的压力。知青的经历,也只是一种过往的生活,是我们整个人生的一部分。现在回过头去看,这种经历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历史总是往前走,回顾过去,也只是为走好今后的路。

                      一九七零年国庆

                      五十四年后

              当年一个生产大队的知青农友

      我们是史无前例,中国独创的知青。知青这个奇特的名称饱含着无数的辛酸、苦涩和忧伤!

      白驹过隙,日月穿梭。

      知青已度过了整整五十多年。半个世纪的历练,回味悠长,感慨万千! 难忘的1968年,那是我们学生身份的终点。尽管我们并不情愿,尽管该学的课程还没有学完,尽管未来的目标是高等学府,我们的人生道路却发生了逆转。

      我们真的很留恋,留恋那书声琅琅的校园。在那珍贵的豆蔻流年,每人都是贪婪吸吮知识的海绵。虽然憧憬着将来要当科学家,我们却不得不辍学离开了校园。

       难忘的1968年,我们下乡上山,告别父母亲人,去靠近贫穷,愚昧,落后和僻偏。我们进入到最初级的产业,离科学和文明越来越远。我们继承了刀耕火种等最落后的耕作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

      本来就缺少知识的青年,去接受更没知识的教传。还没有接受完中等教育的我们,个人才智的道路突然截断。我们虽然锤炼了筋骨,那只是空虚了知识的躯干。

       六个年级的学生,全部都废学去种田,社会的科学人才已然出现断层和塌陷。

       多了低层次的农民,少了高层次的科研人员。

我们一直不能理解: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学习,怎么成了“知识青年”?

      难忘的1968年,那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起点。我们的青春刚开始杨帆。

      简陋的生活条件,没有广播没有电,缺少现成的耕地,只能开荒种田。难忘1968年,我们一生只有一次的豆蔻年华。我们走得曲折,我们走得蹒跚。酸里伴着辣,苦里拌着咸。

      1968年到今天,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一眨眼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当年的姑娘小伙,现在已两鬓斑斑。当年的青春靓丽,现在已经步履蹒跚。我们的青春去了那里?每个人最最珍贵的一段。我们需要追忆和留恋。为了这,我们整整酝酿了五十年,准备了五十年,等待了五十年,积淀了五十年。本质上是祭奠。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而不是上山下乡那个事件。留恋的不是吃过的苦,也不是遇到的难,那是一去不再回的芳华流年。

       为了补回被耽误的学业,回城后我们上班,补课,家庭,孩子四任一肩。电大,夜大,成人高考,下课后还要到单位加班。看到今天的大学生们,能集中精力地学习在大学校园。我们何曾有这样的机会?真的是羡慕,真的是眼馋。五十年啊五十年,一辈子会有几个五十年?我们并不怕苦,稚嫩的双手曾经麽出老茧。我们没有沉沦,路虽崎岖,咬紧牙关。

       有人说,耽误你们的,不就是那几年?你不知道,那是我们人生的哪个阶段?我们尚未学会知识,我们正需要充电,那是我们青春的起点,那是我们关键的起跑线。

       我们也曾拼搏,我们也曾苦干,但我们在社会中属于哪一个层面?

       今天外面都在祈祷健康,都在祝福明天。其实我们今天是在“谢幕”,这是我们对社会的最后一次呼喊。尽管我们曾经“斗地”,尽管我们曾经“战天”,那都是在昨天。我们不再是家庭的支柱,不再是社会的中坚。我们即将退出“舞台”,不管我们情愿不情愿。青春如此“短暂”,“芳华”不再复还。

       我们经历的是怎样的青春?是蹉跎?是历练?是仿徨?是蹒跚?是抗争?要我说,是酸甜苦辣咸。

      我们不愿被忘却,希望史册中记有我们的一篇。真的值得回忆,真的值得祭奠,为了我们失去的青春啊,为了我们珍贵的五十年。历史不会忘记,曾经有这样一群没有多少知识的“知识青年”。

00:51
阅读 10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