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 为爱先行

——家庭教育系列故事分享

(2024.11)

浦江二幼家教部
创建于2024-11-16
阅读 2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故事一:童年的笑容,陪伴成长的旅程

 分享者:金硕园中一班  虞梓尧妈妈

家长的话

    宝贝们的成长,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充满了挑战、惊喜和感动。三年前,当我第一次抱着孩子,看着孩子渺小的脸庞,我的世界瞬间改变了。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们的责任是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茁壮成长。

育儿分享

      爱是最重要的,爱是培养自信和安全感的根本。孩子的笑容是我们每天的动力,孩子的哭声是我们最温暖的呼唤。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也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有时孩子可能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倾听来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同时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想法,不论是快乐、悲伤还是愤怒,教育孩子认识和正确表达情感,让孩子感受到是被认真对待的。让孩子相信,无论何时,我们都会在孩子身边,不离不弃。

      在日常生活中,规律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定时的作息、健康的饮食习惯、温馨的床铺,这些都有助于孩子茁壮成长。同时,规律也教会了孩子时间管理和自律。引导和鼓励孩子养成准时吃饭、按时睡觉的好习惯,这有助于确保孩子每天都能获得足够的睡眠,以保持精力充沛;限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确保宝贝不会沉溺于电子屏幕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保障。

    从爬行到走路,从第一次说话到自己穿衣服,每一次的成就都让我们感到骄傲。鼓励孩子独立探索世界,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是培养自主性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给予孩子一些小决定的机会,例如让孩子选择早餐吃什么,穿哪件衣服,或者决定今天要进行的室外活动,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自信心。当孩子遇到难题或问题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找出解决方法,而不是立刻为他们解决。这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和有责任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主性,让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都能够自信应对。

       孩子们天生充满好奇心,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要一直鼓励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科学展览和自然公园,亲身体验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世界。鼓励孩子随时提出问题,并尽力提供满意的答案。如果不知道答案,一起去查找资料或寻求帮助。与孩子一起读书、探讨问题、解答疑惑,这是我们共同成长的时刻。

    我们的家庭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规则。我们要教育孩子诚实、宽容、尊重他人,学会分享,培养孩子的品德。诚实是我们家庭的重要原则,无论何时,我们鼓励孩子说实话,不撒谎;如果孩子有一些零食或玩具,可以鼓励他们和朋友分享,这样大家都会感到高兴。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人。

感悟思考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生日派对,孩子在蛋糕前面满脸的烛光和笑容,那一刻,我们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无比自豪。还有家庭旅游,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奔跑,发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那是孩子好奇心的展示,我们看到了孩子对世界充满了热爱。每一个温馨的夜晚,我们一起分享故事,一起拥抱星空,这些时刻都是我们的珍贵回忆。这些回忆也将成为孩子的力量,激励孩子勇敢面对生活的起伏,迎接未来的挑战。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不同的性格,作为爸爸妈妈,我们愿意看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让孩子更自主地体验生活,愿意在孩子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希望这童年的笑容,一直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

故事二:让孩子懂得感恩

分享者:群益园中一班  张煦谈妈妈

家长的话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家庭的宝贝,几个老人都以他为核心,从小被呵护。我家就是三代同堂的二胎家庭,张煦谈是家里的弟弟,为了防止他变成一个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着想的人,我很注重对他这方面的教育,要让他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

育儿分享

    那么具体的方法就是从家庭合作,首先让他学会换位思考,那么我就让他从心疼妈妈开始。比如:在妈妈不开心时,过来给我扮个鬼脸啦,妈妈生病时给予体贴的表示,给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给妈妈挤牙膏,端水,拿毛巾等等。在这些过程中,让他知道家长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担和感恩。其次,在生活中要引导孩子说谢谢。每次他在帮我做这些事的时候,我都会跟他说谢谢。久而久之,当他在接受哥哥帮助或收到礼物时也会条件反射性地说谢谢。最重要的是,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展现出孝敬长辈、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那么孩子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养成了这种行为,也让他知道了这其中的美好。

感悟思考

    同情和关心他人,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孩子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尽管有专家指出:善良和体贴是孩子遗传基因中就具备的天性,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教育,那么这种天性就会消失。我们家希望孩子长大后具备同情心、爱心以及责任心、要懂得感恩。通过以上这些,可以慢慢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希望他成为善良、温暖的小天使。

故事三:无忧成长 自在生活

分享者:群益园中三班  徐瀚希妈妈

家长的话:

    小孩子从出生那刻起,就一直在被卷,从小比体重比身高,长大比才艺比成绩。作为父母的我们更会因为身边的“天才儿童”而焦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唐诗三百首,而我们家的只知道玩泥巴,看动画。家庭教育胜过一切。父母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其实他的成长过程也是我的成长过程,与其焦虑,不如言传身教。

育儿分享:

    转眼间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首先,在对待Owen成长过程中的任何问题上,我们都不是一个“内卷”家长。我的宗旨就是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三观正,只期待他的童年能真正的充实快乐。不管在人前还是人后,只要Owen做了让我们惊喜的事,我们都会毫不吝啬地表扬他,这通常能够给他带来莫大的快乐,并且越来越自信。

      其次,虽然爸爸平时工作繁忙,但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从来不缺席。在我看来,一个男孩的成长,是必须以爸爸作为榜样去成长的。爸爸能够教会孩子勇敢、理性、保护自己等,这些都是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很难给他的。

    最后,拒绝“鸡娃式”教育,这也是我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一点。好多事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以及需要的,我始终坚持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无忧无虑的童年。

感悟思考: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请不要错过。让我们做孩子最忠实的倾听者吧!孩子在幼儿园上了一天的学,回家总有一肚子的话迫不及待地想跟我们分享!所以不管多忙,请放下我们手中的活儿、事儿,把孩子抱在膝盖上,认真倾听孩子今天在园发生的趣事。我们及时的关注和温情的滋养,于孩子而言比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孩子,请你尽情展翅高飞,无忧成长,自在生活。

故事四:我和孩子共成长

分享者:金硕园中三班  张艺涵妈妈

家长的话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一名合格父母的标准是什么?是无微不至?是适当放手?是知心朋友?是人生榜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摸索、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分享

1.走进自然,锻炼身体,爸爸功劳最大。

    在我们家,爸爸负责户外体能运动。每天晚上,爸爸就带着涵涵去到附近的公园骑平衡车,跑步,做运动,哪怕只是围着公园遛弯,和小伙伴们疯跑、挖土等等,都是为了培养他的“小男子气概”。

2.用爱浇灌,守护情绪,妈妈的影响最远。

    家庭是讲爱的地方,孩子也需要情绪价值,同时孩子的情绪我们也需要学会控制。

    从涵涵出生开始,我尽全力控制的自己的脾气,立志做一位情绪稳定、内核强大的妈妈。当然我也会把他当作小大人去讲一些小道理,例如,在面对涵涵情绪失控,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会选择不妥协,并且告诉他:“哭和闹,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3.鼓励教育,处处引导,孩子感知无限。

       我注重对孩子生活能力方面的培养,于是在涵涵放学在家,以及双休日的时候,鼓励涵涵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例如擦桌子,扫地,尽管他做的不是很好,要在他完成这个任务后,给予及时的鼓励肯定;平时,像穿衣服,穿袜子,穿鞋等事情,我也要求他自己做到,绝不会因为他做的慢,做的不好,而去替他做。

感悟思考

    真正的教育是每天温情的陪伴,是喜悦时的分享,是是失落时的鼓励,是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为人处世的榜样力量,面对孩子的成长,便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故事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分享者:群益园中二班  李慧颖妈妈

家长的话:

    我们经常说,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个孩子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差别。他们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也不尽相同,如果能从孩子自己的兴趣出发,加以引导和培养,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取得令人惊喜的成果。

育儿分享:

    李慧颖并不是一个特别外向的孩子,但她能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小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讲故事。无论是早教视频中的动画故事,还是大人照着书讲的绘本故事,她都能有始有终地听完,碰到有趣的故事还会反复去听。而作为家长,在她要求我们给她讲故事的时候,也会尽力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有趣一点,模仿不同的人物的不同语气,会更能带动孩子的情绪。讲完后我们也会鼓励她把故事大意说出来,看看她是否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在她复述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不会去打断她,讲完后也会第一时间提出表扬,然后才会更正她的错误。一来这么做不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二来也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增加她的信心。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她更小的一点的时候就能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完整的叙述某件事情发生的经过。经年累月中,她也积累了很多语句、素材,现在她还经常会自己画一幅画,根据画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有时还会自己编个歌词即兴创作一曲。虽然语句稚嫩,没有太多的修辞,但是内容完整,表达清晰,作为家长还会有点小小的自豪感呢。

      现在的小朋友相比起我们小时候,都是见多识广的。小小年纪就去过很多地方。在我看来旅游也是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好机会。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我们都会引导李慧颖自己说出来,鼓励她大胆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孩子在高兴地时候,表达和分享的欲望也会更强烈,有时候,都不需要家长引导,她自己就能滔滔不绝呢,我们要做的,也许只是耐心倾听。

感悟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任何方式方法去教育、培养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材施教,与孩子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学习、成长。

故事六:行万里路,筑成长路

分享者:金硕园中五班 荣溢成爸爸

家长的话

    我们烊烊是班级中月龄最小的孩子,8月30日!有时见到陌生人会害羞,性格偏内向,平时生活对大人比较依赖。为了帮助他打开心扉,我们决定带他去旅行。有一句话说得好:“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带孩子外出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性格、意志和独立性的。也提醒大家,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忽略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育儿分享

    外向性格的培养:在旅途中,他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热情的旅伴,有友好的当地人,还有各种新奇的体验。这些经历让他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开始主动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旅行,让他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表达自己,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坚强意志的锻炼:旅行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天气变化、交通延误等。这些挑战对我们烊烊来说,是锻炼意志的好机会。有一次我们去九寨沟旅行,那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但也意味着需要徒步行走很长的路程。烊烊自己徒步走了3万步,也没有喊累,更没有让大人抱着。他坚持自己走完全程,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和耐力。这次旅行,让他学会了面对困难不退缩,坚持到底。

    独立性的培养:在旅行中,我们鼓励烊烊自己带着小背包收拾行李,自己解决问题。刚开始,他总是依赖我们,但随着一次次的旅行,他变得越来越独立。他会自己穿衣服、喝水,遇到恶劣天气,也会自己撑伞前进。这些经历,让他学会了自我管理,学会了独立思考。旅行,让他明白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感悟思考

    “行万里路,筑成长路”,这不仅是一句口号,也代表了一种教育理念。通过旅行,孩子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他们的性格会更加开朗,意志会更加坚强,独立性的作风会更加突出。每次旅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成长的历练。

故事七:爱以严加持,张与驰有度

分享者:金硕园中四班  朱璟衡幼儿的家长

家长的话

    2019年12月1日,我在满怀期待而又焦急不安的复杂心情下,迎来了生命中角色的重大转变——我成为了一名父亲。我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见到我的小宝贝时的手足无措的感觉,但很快,我便适应了这个角色,渐渐的成为一个“合格的奶爸”。

    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在家陪伴宝宝成长的时间足足有九个月,这期间我们培养了“深厚”的父子感情。这是一段无比幸福的时光,也是一段和谐的时光。慢慢地小朋友长大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会发脾气了,会有自己的想法了,也发现有时候开始“控制不了”了……我意识到,教育孩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育儿分享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整体上适应的非常好,自信心和独立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作为父母,我们深感欣慰。关于教子,有一点心得愿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家庭教育观念要统一

    我和爱人都是外地人,在上海工作生活,养育小孩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然而,爷爷奶奶与小孩之间的隔代亲更容易演变成溺爱,很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关于这点,我们达成共识,爷爷奶奶主要负责日常的照顾,而教育则主要由我们父母来承担,尽量减少他们的干预。

二、爱以严加持,原则的问题坚决说不

      从农村到城市,一路走来我们自己也算知识改变命运,知道一路走来花费的努力和生活中的不易,也深知教育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关于培养小孩我们也一直在探讨,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反思,一直在修正。我们坚信爱要有原则,要以严加持。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生活中注重培养礼貌、教养与尊重等这些最基本的处世原则。最终我们希望孩子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优良的品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拥有自力更生有谋生的本领。

感悟思考: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家长的过度担忧,许多家庭对小孩过度保护。理性思考,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无论是小孩子也好,长大后也罢,人归根到底是社会属性的,需要有独立的思考、危险行为的判断、大是大非的鉴别、朋友间的和睦等等。因此,我们不妨有意识地离小孩子远一点,给他一些自主的成长空间、决策的空间和试错的机会,培养小孩的社会属性、独立性和自信心。

故事八:以爱出发,做一个能容错的家长

分享者:金硕园中二班  肖林鹿妈妈 

家长的话:

      某一天晚上九点多,准备洗漱休息的时候, 孩子闹着不愿意洗漱,问原因,说肚子饿,需要 吃点东西再洗漱(家里制定规则,晚上刷完牙之 后不能吃东西)。哭闹了几声后,爸爸就开始凶 孩子,我和奶奶护着,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我和孩子爸爸争辩的点在于,孩子晚上确实 没吃饭,要让孩子饿着肚子睡觉吗?爸爸认为过 了饭点就不应该给孩子吃,哭闹更不行,要竖立 规矩。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事发生过,我们是不是也怨我们的父母太严厉,现在还能回忆起那些不开心的事。我们真的要成为自己小时候不喜欢的 那种家长吗?

育儿分享: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 白了有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小 外有声音。一会有个小 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椅子,而是自己的师 惊慌失措站在原地,等处罚。出乎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 凉,快去多穿意见衣服”。

      教育的方式往往不需要打骂惩罚,无声的教育也同样有效。老禅师的智慧是 用理解和关怀感化小徒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感受到了师傅的关爱。

      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爱着爱着就被错误的教育方式伤害 了彼此。以爱出发,做一个能容错的 父母,接受和理解孩子的错误,而不 是过度批评或指责。相信孩子是爱我 们的,我们也是爱孩子的,千万不要 用爱的名义伤害她们。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这是他们成 长和学习的一部分。当孩子犯错时, 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发脾气。给 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了解她们的想 法和动机,这样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指 导她们。做一个能容错的父母需要耐心,理解和智慧。通过以教育为目的、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以及树立榜样等方式,和孩子一同学习、快乐的成 长。

阅读 2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