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语,无需暴力沟通”

——冷水江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读书分享会(第一期)

啊哈哈
创建于11-16
阅读 13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16日,冷水江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在知言书店的党建室开展了第一期读书会活动。本次活动由来自城东学校的李晓雯老师主持,她用亲切的语言和有趣的开场游戏,为本次读书会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氛围。

    来自市二小的陈丽丽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为大家带来了《非暴力沟通》第一、二章的精彩解读。通过真诚的自我剖析和贴近生活的语言,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深刻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

    陈老师首先展示了本书的封面,引导大家初步了解书籍的外观和风格。接着,陈老师详细讲解了书中的几篇序,通过序文的解读,让大家对书籍的背景、作者以及书籍的核心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她提到,阅读《非暴力沟通》能帮助我们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突破那些引发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去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沟通技巧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自我认知、增进人际关系的实用指南。

    讲解第一章“由衷的给予”时,陈老师首先强调了转变注意力焦点的重要性。她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噪音和干扰所吸引,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感受。通过转变注意力焦点,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在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接着,她详细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过程,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关键步骤。这四个步骤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沟通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尊重和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需求。最后,陈老师分享了书中的非暴力沟通实例,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其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价值。

    进入第二章“疏离生命的语言”,陈老师揭示了三种常见的疏离生命的沟通形式:道德评判、作比较和推卸责任。她指出,这些沟通方式不仅无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连接,反而会导致隔阂和冲突。此外,她还列举了其他疏离生命的沟通形式,如无视他人感受、企图改变他人等,并强调了这些沟通方式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不良影响。

    为了加深理解,陈老师组织了两个情境讨论环节,让与会者根据情境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的经历。讨论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认真记录,畅所欲言,不仅加深了对非暴力沟通的理解,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并将本次读书会推向高潮。

    活动最后,工作室主持人潘娇芝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自己不仅学到了宝贵的沟通技巧,还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她希望大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用更加温和、理性的方式处理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本次读书会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还激发了大家对家庭教育和人际沟通的深入思考。未来,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将坚持举办读书会和其他的交流活动,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共同推动家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END——

编辑:杨暕   刘晨阳

审核:潘娇芝

阅读 13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