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进步,做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在学习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想用三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悟“变”“遍”“辩”。
“变”即变化,纵观语文教学指导性文件,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中语文培养目标跟随时代在不断变化,在本次课程标准中,不仅完善了培养目标,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而且优化了课程设置,将艺术与科学的教育从小学到初中连贯设置,还细化了实施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撰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交流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与生活更加贴近,四个学段相互衔接,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基本依据。
第二个“遍”是遍览群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习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首先就要求老师要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素养,其次学生的阅读量要大量增加,从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奠定语文基础到满足交际需要,还要从观察感受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思考尝试文学创作,培养理性思维,丰富精神世界,这是一生精神财富的积累。
跨学科学习是我理解的另一个“辩”,语文核心素养不只是语文课上可以培养,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以及学科之间,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这也是更加注重能力与素养的体现。
学习了新课标我也为自己制定了计划,读书计划:每天半小时阅读、半小时写作,每周观摩一节优质课,每月读完一本书,要使自身源头的水活起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教师简介:周子英,尹集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2020年入职,坚信“教育是事业,要用心去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