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3个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三)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
(一)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3个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三、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四、课前准备
课件
5、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带入情境
1. 出示战争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战争图片,引发学生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初步感受战争的氛围,为引出单元主题和古诗内容做铺垫。
2. 感受战争残酷,引出单元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设计意图】
让学生深刻体会战争的残酷性,从而自然地引出单元主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核心价值观,为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奠定基础。
3.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知诗人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诗题的含义,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风格,为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和情感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三)学生字,读古诗
1.听朗读录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学习词语、多音字。
4.划分节奏,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听标准的朗读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纠正发音,为自己的朗读打下基础。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古诗内容。扫除字词障碍,确保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准确无误,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韵律,读出古诗的韵味,提升朗读的艺术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情感表达。
(四)解诗意,悟诗情
1.回忆理解古诗的方法。
【设计意图】
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方法可循。
2.小组合作自学古诗,先尝试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然后想想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古诗的意思,同时发挥想象力,丰富古诗的画面感。
3.学习一、二句诗。
(1)指名汇报。
(2)借助历史资料,明白诗中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
(3)出示战争伤亡人数资料,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战不断 人未还)
【设计意图】
通过历史资料的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句的内涵和历史背景。以具体的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性,增强学生对古诗中所表达的战争苦难的理解。
(4)诗句引读,感受苦难与悲伤。
(5)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通过引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通过朗读更好地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4.学习三、四句诗。
(1)指名汇报。
(2)出示视频了解飞将军李广。
【设计意图】
利用视频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人物,丰富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对名将的期盼之情。
(3)指导朗读,诗句引读。(盼良将 保家国)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古诗中的情感期待,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5.有感情地朗读
(1)朗读指导。
(2)多形式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古诗中的情感。通过配乐朗读,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增强古诗的感染力,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古诗的意境中。
(五)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1.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
3.填空式背诵、想象画面背诵。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古诗内容。采用多种背诵方式,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
总结古诗的主题和情感,强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2.拓展延伸。
(1)王昌龄《出塞》(其二)。
(2)王安石《出塞》。
(3)王昌龄《从军行》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边塞诗作品,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进一步感受边塞诗的魅力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七)作业布置
1.试着默写《出塞》。
2.积累描写边塞的古诗,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
巩固学生对古诗的记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课外自主积累更多的边塞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悟能力。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