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岁月如梭,转眼间,学期已过半。最近,孩子们刚刚完成了充满挑战的期中检测。这一阶段的考核不仅是对学生的一次考验,也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对成绩的过度焦虑,避免因成绩波动而产生的不安,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情绪、保持心态平和,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特此为家长们准备了一份考后心理调适建议,敬请查阅!
一、稳定心态,控制情绪
考得不好,相信孩子内心也会特别内疚和难过,家长的打骂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我很笨,我不行”的感受,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差。尤其是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甚至有些敏感的孩子来说,父母对于成绩的要求,只会让他们更加自责,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不利。好的学习状态一定是一个自信的状态。此时,家长要收起责骂,给孩子更多安慰和鼓励,温柔而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陪他们一起面对,希望他们下一次可以突破自己。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请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1.才考了这么点分?你怎么学的?你怎么这么笨?
2.你对得起我和你妈吗?我们天天起早贪黑的全是为了你!
3.不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
任何一场考试,我们要想尽办法把他的教育价值挖掘到最大,如果我们最后收获的只是一个分数,那要求就太低了。我想考试首要的功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诊断”,是对孩子之前学习过程的检验。我们看到孩子的试卷后,和孩子坐下来看看他的答题情况(注意一定先看孩子的答题情况)。
让孩子说说:
(1)哪些题是孩子答得非常好的?
(2)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落实计算、落实基础、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做得好,才保证了这些题做得好?
(3)哪些题是孩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了?(平时那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
(4)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能找到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5)问问孩子,你需要爸爸妈妈帮你做什么?然后,再和孩子一起看看孩子的成绩。
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关注学习过程,让孩子知道只有过程做好了,做到位了,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学习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合理认知 理性看待
1.理性看待检测
孩子考出好成绩需要各种因素达到最佳状态。成绩也不是体现孩子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它只是检验孩子某一阶段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即便是某项分值为零,也并不代表您的孩子该项知识为零,只能说明他对这一阶段的知识掌握得没那么好,他需要对这一阶段的甚至更早期的知识再次学习。
2.理性比较成绩
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同学之间的 “比较”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并不利于良好心态的培养。因此,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对成绩多进行纵向比较,即和过去自己的成绩比,而不是横向的同学间对比,且纵向比较能更好地看出成绩变化,对孩子的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掌握更准确。
3.理性看待孩子
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相信他是有能力的。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但也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三、正确归因 从容应对
考试首要的功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诊断”,是对孩子之前学习状态的检验。在看到孩子的成绩后,比起家长的连番追问,更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自我总结,自我分析,进行合理归因。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的原因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其他)。当我们把考试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不同的因素时,我们的心态和行动都会不一样。因此在考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是很有必要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归因方式,可能会有效地影响到学生在自己失败时的归因倾向。当孩子考得比较好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是他的高能力和持久努力的结果,让孩子充分认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当孩子成绩表现不佳时,可以引导他认识到这可能是他目前的努力还不够,帮助孩子减轻焦虑,重新出发。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爱,是温柔的表达;教育,是慢的事业。让我们一起携手,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态度,正视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认真分析考试的成败及原因,且思且行,鼓励孩子继续前进,努力在下一次的检测中取得佳绩。让我们一同从“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