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引领 深度研究 探索“尊重·激活”型课堂 —第一片区科学教研展示课活动

张敏
创建于11-15
阅读 9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落实小店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教研科研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开阔教师视野,更好地开展我区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持续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2024年11月15日上午,在第二实验小学开展第一片区 “思政引领 深度研究 探索‘尊重·激活’型课堂”科学教研展示课活动。

      第二实验小学张天娇老师讲授《热对流》时,首先通过“小鱼会被烫死吗”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热传递方式的兴趣,再通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大胆猜测水在受热时热传递的方式。

       接着张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热在液体中如何传递”实验,激发思维的碰撞,在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研究“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时,通过观看“线香燃烧实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流动是产生热对流的前提条件,明白在空气和水中都是通过对流的形式来传递热的,并归纳总结出热对流这一现象的概念。

       学生在了解热对流的概念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看到的热对流现象,拉进概念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拓展迁移的能力。最后请学生课后尝试制作走马灯,进一步强化对热对流现象的理解。

      九一小学郭苗老师的《热对流》一课中,第一部分为复习导入,学生首先通过回忆热传导的概念和传热特点,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传热方式,然后观看“加热装有小鱼的试管中的水”和“黑色热水在冷水中流动现象”的相关视频,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聚焦热对流现象。

      第二部分是探究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学生将木屑放入水中,通过观察水升温后木屑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借助木屑的运动方向了解液体中热的传递方式。

      第三部分探究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学生在空气中点燃一直线香,用集气瓶倒扣住,观察冒出的烟是如何流动的,从而发现在空气和在水中一样,都是主要通过对流的方式来进行热的传递。

      学生在了解热对流的现象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并共同分析了屋中取暖器周围空气的流动情况。最后鼓励学生回家后动手制作一个走马灯,进一步认识热对流现象。

      接下来由黄陵中心校的沈德强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基于核心概念的教与学》的专题讲座。沈德强老师强调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在课前聚焦大概念,进行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价与学习活动设计,设计评价量规和量表。课堂教学中揭示大概念,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运用评价量规和量表,调动生活经验,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建构大概念。课后教师要依托大概念,检测目标的达成状况,完成评价量表,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大概念。

      对于五年级上册二单元《热对流》一课,沈老师对接课程标准中第四个核心概念“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找出相关内容,即通过学习,学生应能举例说明常见的热传递现象和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对热传递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推理,会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热传递方式做出推测,设计实验,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沈老师认为今天授课的两位老师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疑问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了一场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收获了一份深刻的理解,带领学生体验了一次知识的力量。用“四个一”来总结今天的课堂情况,不仅是对两位老师的认可,更鼓励在座的各位老师今后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示活动结束后,先由授课的教师对自己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自评,各校选派教师代表再针对听课情况进行深入的研讨和评价。大家各抒己见,探索多样教学的方法,共同探讨更好的教学方式。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大家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共同提升。

      同时区教研室范小云主任对在座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带着任务去听课,要有研究的方向,明确听课时要关注的主要内容。第二,要从“我”出发,思考如果是自己教学,要怎样设计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为教而研”的教研活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践探究为主要途径,以课标为依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第二实验小学的李校长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清楚生活中的现象,做到提前预设孩子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才能精准的分析和解释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后期更要利用多样的拓展活动,巩固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

      通过本次展示活动,老师们明确了“尊重·激活”型课堂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推动课程内容结构化呈现,以项目化学习为路径,构建实践型学科育人方式。未来,希望全体科学教师在探索“尊重·激活”型课堂的道路上,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优质的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尊重与激活的课堂环境。

阅读 9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