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建设】学以致用无止境   业精于勤磨匠心——大荔县埝城小学语文教师参加“名师之路”第27届教学观摩研讨会纪实

用户9911268
创建于11-15
阅读 19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精研新课标,深更新课堂,走进新教材”理念,11月15日至11月17日,大荔县埝城小学两名语文教师奔赴西安,参加由“名师之路”主办的第27届“双新”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中高段)大单元教学与项目化学习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一次提升专业素养、激发教育创新的重要契机。

名师风采

        开场深圳市“新生代名师”刘恋,为我们带来了一节五年级组诗教学示范课《走近诗仙李白》,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多文本品读与梳理,体会李白诗歌中神奇的夸张、浪漫的想象、超凡的境界,感受诗仙魅力,凌跨百代,光焰万丈。

      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领航工程”实践导师王崧舟教授顷情设计的“最中国”系列——《西江月》二首,课程以两位诗人作导游带领我们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诗词之旅,巧妙的情境创设,扎实的文学功底,灵活的课堂掌控能力,现场教师无不发出阵阵惊叹之声。课程结束后王教授做了《文脉意识与古诗文拓展积累》的讲座,告诉我们学中国诗词,最重要的是境界,而教诗词一定要拓展文化视野,一组一组地教,学生掌握的知识才能有结构化。

        深圳市教科院专家周其星老师的《神奇之诗》由一则“神奇”的花店留言开篇,引导学生一环环地掌握“神奇”的四步成诗法,最终每个孩子都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神奇之诗”。原来,作诗也可以如此“简单”。

        中华诗教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特聘教授专家,却自称“小老头”的赵志祥老师,用“漫画式”的教学风格,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古韵流淌的《凉州词》,真真“妙语解颐,妙趣横生,妙不可言”。整节课学生在赵老师的“磋磨”中不断怀疑自己,但又一次次在被激起的好胜心中挑战自我,最终满载而归。而做为老师的我们学到了太多的专业知识,比如“看”在古诗中什么时候读一声,“野径云俱黑”的“俱”也应该念一声,古诗该如何吟诵,韵脚押什么韵要跟学生慎讲……

        北京市特级教师,国培专家王文丽老师就五年级学生《鸟的天堂》为我们呈现了完整的两课时教学,随后微报告《轻轻地向前迈一步》教我们把实用性的阅读带进课堂,在变中追求不变,因为不变的始终是根本是科学,真学真教真思考,不要虚假的情境,不要画无法落实的大饼,把地种好,做一个真实的,简单的,朴素的语文老师。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虞大明,给我们带来了一节主题思辨课《朋友》,学生发表观点时,他是专注的聆听者,交流时,他是无痕的引领者,困难时,他是热情的帮扶者,精彩时,他是真诚的赞美者。这节课也像一篇不断反转的小说,在不断挑战孩子的认知,于是我们看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这样提升的,言语智慧就是这样拔节生长的。怪道有说杭州有三宝,断桥的西湖,张小泉的剪刀和虞大明的课堂。

       三年级第六单元“祖国壮美山河”,特邀王林波、陈忠云、鱼利明三位全国名师联袂为老师们呈现大单元教学的范例,并以圆桌会谈的形式共话大单元教学为老师们答疑解惑。通过这次会谈让我们也积累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我想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的实践永远是语文课堂永远不变的底色,就让我们在变与不变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守好语文教学的根。

       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肖绍国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中,我们看到了统编教材赋予我们的使命,看到在文字中真的有时间隧道,于是孩子和作者就相遇了,就合为一体,原来回忆录可以如此定格,如此幸运。瞧,先生稍纵即逝的笑,满足身心的笑,欢畅的笑,焰火中追逐灯下的笑,笑着笑着,读懂人间后,救助车夫的浓墨重彩,在那一刻化作一尊雕塑,深印在孩子的心中。于是,鲁迅的各个画面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孩子们跟着肖老师,看他,听他,读他,体会他……原来鲁迅很可爱,原来鲁迅很爱笑,原来鲁迅很善良,笑着笑着就落下泪。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学伟与张艳芬老师执教的项目化学习教学鲁迅主题单元,带领学生用情朗读去感悟鲁迅形象,在对比中体会鲁迅精神,在结构化的解读中感受魅力,在真理中体会写法,在真爱中感受文韵,在资料补充中走进真实的鲁迅,传承民族之魂,实现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

学思践悟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学海无涯,教书育人之路亦无止境。我们将继续秉持“业精于勤”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在听中学,学中思,思中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编辑丨常梅子

图片丨常梅子

   初审丨师小娟    

终审丨崔    丽

阅读 19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