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燃起来——曙光第四小学成语故事我来讲活动

曙光第四小学
创建于2024-11-15
阅读 3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第一季

成于甘丹  语惊天下

一条成语,一段历史。一条成语,一点启示。品读成语,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一个个历史瞬间,带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弥新,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也展现着中华成语的神奇魅力。

语言之美在中华,成语之都在邯郸。重新翻开那泛黄的史书,依稀寻得邯郸这座千年古城辉煌的文化记忆,这座古城,用八千年的文明,孕育了1500多条最为璀璨的文化——成语典故,今天就请跟随曙四学子,倾听这属于甘丹大地的文化魅力!

第七期

窃符救赵

战国时期,平原君带领毛遂一行二十人赴楚国结盟抗秦的同时,赵国也火速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只命大将晋鄙带领三十万大军驻守在魏赵的边境邺(今河北省临漳县),却观望不前。魏王的弟弟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与赵国的平原君交往很深,其姐姐又是平原君的夫人,眼看邯郸危急,你们猜猜后面又发生了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聆听关于“窃符救赵”的故事吧……

曙光第四小学三年级9班  冯可歆

窃符救赵 成语故事

00:00
02:30

成语出处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嬴闻晋鄙之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成语故事

眼看邯郸危急,魏王又不发兵救援,心急如焚。这时又收到了平原君的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现在邯郸眼看就要被秦国攻破,而魏国的救兵却迟迟不到。你的姐姐如今茶饭不思,日夜悲泣,公子可以不管赵胜,难道连自己的姐姐也不顾了吗?”信陵君读后十分惭愧,又去请求魏王,魏王仍然不答应。

‍信陵君无奈,只好带着自己的门客一千多人赴邯郸抗秦。信陵君走到魏国国都大梁城东门时,碰到好朋友侯嬴。侯嬴是一位看守魏都东门的老人,他见信陵君鲁莽出战,便说道:“我老了,不能与公子同行,请公子保重!”信陵君走出十几里地之后,觉得不对劲,以往我待侯嬴不薄,为什么我要走了,在这生死别离的时刻,他竟无一言半辞送我?其中必有原因。于是他留宾客于郊野,独自引车转回来见侯嬴。侯嬴说道:“你带着千余名宾客去与强大蛮横的秦军作战,无异于是肉投饿虎,有去无还。”接着侯嬴说出一条妙计:“魏王的宠妾如姬曾寻人为其父报仇,三年未能如愿,是公子为她报了父仇,她一直想报答公子的恩情,苦于没有机会。

‍如果公子求如姬从魏王身上盗取兵符,岂不强于公子与秦军死拼?”信陵君依计而行,恳请如姬盗出兵符。如姬深明大义,不顾个人安危,用酒将魏王灌醉,趁其熟睡之机盗取了兵符。信陵君手持兵符,带领宾客直奔魏军驻地。见到晋鄙后,信陵君的随员朱亥递上兵符,并要求晋鄙交出兵权。晋鄙怀疑其中有诈,迟迟不肯交出兵权。信陵君无奈,向朱亥递了一个眼色,朱亥抡起铁锤砸死了晋鄙。信陵君夺得了兵权,率领援军火速向邯郸赶去。恰在这时,楚国的春申君也带救兵赶到,加上赵国组织的队伍,三支军队奋力抗秦,秦军节节败退,邯郸化险为夷。 

‍危机解除后,赵孝成王与平原君带着酒肉到魏营犒赏三军,答谢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义举。

成语寓意

        “窃符救赵”是信仰和励志的象征,它告诉我们信念和勇气可以帮助我们度过任何难关。比喻不正面交兵,用计谋而达到目的。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上,都要有满怀信心和坚定的决心,才会有机会获得成功。

阅读 3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