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数学课堂犹如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承载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未来的憧憬。为了让这些种子能在更优质的教学土壤中茁壮成长,2024年11月15日,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区域联合教研务实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活动在长乐小学热烈开展,众多乡村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教学研讨的智慧之旅。
活动开场,热情洋溢
活动伊始,现场就被浓浓的教研氛围所笼罩。来自各个乡村学校的老师们带着对教学的热情与思考,有序就座,眼神中满是对这场活动的期待。主持人热情开场,简要介绍了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流程,强调了探索务实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也为后续的深入研讨拉开了精彩序幕。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首先进入大家视野的是一节精心准备的数学公开课。闫佩佩老师带来的二年级数学《有关0的除法》,宛如一阵清新的春风,吹进了每一位听课老师的心里。课堂上,闫老师巧妙地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乡村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一下子就拉近了数学与孩子们的距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闫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围绕着一个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不断绽放,既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在乡村生活中的实用性。
评课研讨,智慧碰撞
课堂展示结束后,便迎来了最为热烈的评课研讨环节。老师们分成小组,围绕着这这节精彩的课例,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大家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教学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价。
有的老师感慨于情境创设的巧妙,说道:“这样贴合乡村实际的情境,真的太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了,让他们明白数学就在身边,这一点值得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借鉴。”也有老师对小组合作环节赞赏有加:“小组合作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想法,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数学思维的拓展很有帮助呀。”同时,大家也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如何更好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怎样让课堂练习更具层次性等等。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交汇、融合,每一位老师都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汲取着营养,收获着成长。
经验交流,明确目标
在老师们热烈研讨之后,长乐小学任莉那主任进行《单元统整促思维提升》的经验交流。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领域中,单元整合正逐渐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教学策略,它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学生思维提升的大门,让孩子们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得更加畅快,对数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小学数学教材的各个单元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单元整合就是打破传统按部就班教学单元的模式,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重组,构建出一个更系统、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任主任认为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每个单元里的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分析不同单元之间哪些知识点存在关联或者递进关系。比如在“数与代数”部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加减法,它们在运算规则、算理上有着相通之处。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就可以和整数加减法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对比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借助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知识经验来更好地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这样的整合可以让新知识的学习变得水到渠成,同时强化了学生知识迁移的思维能力。
单元整合后的学习,让学生接触到知识的多种呈现形式和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单元所学的方法,而是能从多角度去思考、尝试不同的策略。比如在面对一道有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题目时,学生可能会联想到之前学过的分割法、添补法,还可能会结合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知识去找到更简便的解题思路,思维的触角不断延伸,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此次乡村区域联合教研务实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它在每一位参与教师心中种下的教研种子却正在生根发芽。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乡村数学教师们将携手共进,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打造出更多务实高效的数学课堂,为乡村孩子们开启一扇扇通往数学奇妙世界的大门,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让我们共同期待乡村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