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观察,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理解和支持幼儿;
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和游戏体验;
每一次梳理,都是为了更好地沉淀经验为下次活动蓄能;
教师从一次次的实践与反思中,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实现脚踏实地的成长!
自主游戏不仅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源泉,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进室内自主游戏的开展,提升教师对室内自主游戏的理解与实施,李桥中心幼儿园于11月13日组织了室内自主游戏阶段性交流与分享活动。
首先,保教主任结合现阶段的教研内容,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同伴间的分享与交流,拓宽教师开展室内自主游戏的经验,取其精华,补己之短,为今后的游戏活动夯实力量,更好的解读与组织幼儿游戏,进而促进幼儿的深度游戏与学习。
其次,在分享活动中,教师们围绕推进室内自主游戏进程、分析与思考、支持策略等方面,通过PPT展示、视频、图片等形式,复盘推进自主游戏的过程,为同伴呈现一场切实可行的“实践”盛宴。
小班组—— 引发幼儿游戏之趣
小一班: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小班幼儿的游戏经验,帮助幼儿逐步实现从“要我玩”到“我要玩”的转变,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小二班:针对小班“零起点”幼儿,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实践,以玩伴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发现、追随、支持幼儿的需求,助力幼儿真游戏、真成长。
小三班:教师不再执着于室内自主游戏的去区域化,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幼儿游戏和环境材料方面,通过丰富多元的材料引发幼儿丰富多样的游戏。
中班组——跟随幼儿游戏之变
中一班:从幼儿兴趣出发,多次调整提炼出开展室内自主游戏的三点共识:首先,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游戏开展的前提和源泉;其次,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和游戏活动的基础;最后,要转变理念,给予孩子最大的信任,放手让孩子试误。
中二班:通过游戏案例《好玩的多米诺骨牌》,详细介绍了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认识到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教师也在不断调整中总结出低结构材料支持及适时介入等策略。
中三班:以问题为导向,深挖幼儿“不爱玩”和“不会玩”背后的原因,从场地规划、材料调整、互动倾听及多元表征多种途径不断尝试推进室内自主游戏开展,以期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
中四班:利用可视化图表、图例等形式介绍本班空间布局调整、幼儿游戏状态观察等推进情况。总结出材料调整的一增二减三并原则。梳理出教师支持方面的三点策略:平行游戏捕捉幼儿兴趣点;家园合作推动游戏开展;思维共创提升游戏经验。
大班组——聚焦幼儿游戏之深
大一班:立足幼儿视角创设班级问题墙,一切活动都源于幼儿的需求。提出教师支持幼儿发展中的重要途径:观察游戏行为→分析解读让理论与行为进行对接→支持与回应→验证支持的适应性。
大二班:结合幼小衔接,男、女孩不同的兴趣点,创设了珠宝设计师、我的创意画、组装机器人等丰富的游戏内容,支持幼儿个性化发展。迁移幼儿对户外管道游戏的兴趣点,在室内投放低结构材料制成的管道,支持幼儿的探索,激发创造力。
大三班:以“用什么材料玩?怎么玩?和谁玩?”的师幼讨论开启游戏,将幼儿游戏的三个阶段汇总至表格中,清晰明了地呈现每一阶段的问题、分析和措施。同时分组倾听幼儿表征,保证每名幼儿被最大程度的听见、看见。
大四班:以幼儿为游戏主角,投票出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师幼一起打造游戏环境,教师利用视频和照片还原幼儿游戏的探索与发现,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表现,针对不同游戏状态的幼儿给予支持,助力幼儿有质量游戏的开展。
最后,应园长表示本次活动中的分享各有千秋,匠心独具。对教师们在推进自主游戏的付出与不断探索的精神给予肯定。也针对11个班级的分享提出特色与亮点,同时也强调汇报中思路站位要统筹全局,文本撰写要言简意赅,ppt呈现方式要精炼明了。还鼓励教师们要注重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从而更科学的支持幼儿游戏。
游戏有温度,分享有热度。活动后,教师们将所学内容结合班级游戏情况再次进行反思与梳理,纷纷进行学习分享。
教育之行,
始于探索与实践,
成于不断坚持与奋进,
其路虽漫漫,
众行方能致远。
本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更为教师在室内自主游戏中对支持幼儿深入游戏、多元表征、思维共创等方面注入新的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