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班会课,不仅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更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微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 “快”(教育即时,针对性强)、“短”(用时短暂,力求高效)、“小”(话题小微,聚焦明确)、“灵”(方法多样,灵活易行)等特点。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探索新时代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有效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根据《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2024年教科研月活动实施方案》,11月13日德育科成功组织了微班会赛课活动。
老师们通过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演绎了微班会“见微知著 以课育人”的独特教育魅力。评委们认为本次微班会选题有亮点,思路清晰,设计有高度且充实,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讨论环节能升华主题,深入学生内心,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育目标。
初一年级书记郭新老师评李梦哲老师的这堂课时说,这堂课能从身边的人和生活中的事出发,以短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谈感受的环节,李老师不断引导孩子们积极互动,把中国梦这一大主题不断落到细微实处,教育意义尽显,精彩不断!
初二年级主任白亮老师评刘乐民老师的这堂课时说,刘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主题,通过对祖国地理历史知识的介绍,让整堂课条理清晰、结构紧凑。课上以学生为主体,刘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堂课教育意义浓厚,针对性强,具有时效性。
高一年级书记梁举龙老师评吕露老师的课时说,吕老师选材独具匠心,挑选了具有新疆本土特色的素材,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兴致盎然,教育意义明显。通过这节课,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地认知提升。
高二年级主任黄芳倩老师评马勺勺老师的课时说,马老师的课一是选材好,把流浪的文物、精彩的河南晚会等让文化化无形为有形,让文物站出来说话;二是角度新,让学生站在文物的角度诉说,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深入人心;三是立意深,由文物的回归升华到文化之自信,国力之强盛;四是情怀浓,自然生成爱国情怀。
德育科樊荣主任说:四位老师通过微班会这种特殊的形式,不断向内探源,向外发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认识新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体体意识上,在形成一种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艺术文化符号上,不断激发学生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本次微班会课比赛的成功举行,既为班主任老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经验累积、共同成长的平台,又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充实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比赛,老师们相互启发,共同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先行,培根铸魂。今后,德育科将搭建更多的班主任成长平台,不断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升班主任的育人能力。68中的班主任老师们将充分发挥微班会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道路上继续奋力前行!
编辑:李韵潇
撰稿、图片:陈 平
初审:樊 荣
复审:李宝勇
终审:杨东科 赵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