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5+2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改革的理解, 凝聚教学改革的共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滨海中学于11月14日晚举办了教改论坛活动,聚焦课改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破解办法。四位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论坛由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季东升主持
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徐君华
《真用.精用.研用》
徐君华老师结合多年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分享回归教材的思考 。教材是编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导向,渗透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着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他建议要理解真实的编写意图,以课标为依据,对教材的编写理念、知识体系、逻辑结构等进行科学地解读和理解。要开展真实的数学阅读,教材融入了大量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材料,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阅读教材开始。精心运用拓展资源,精心落实教材习题教学,精心落实教材习题教学,精心规划教学单元。建立数学概念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真正理解。
高二语文备课组组长孙海昌
《向教材更深处漫溯 在学材斑斓里放歌》
孙海昌老师围绕如何提高学材建设(包括教历案、课时作业、各类试卷)的质量,提高编写、命题的水平作了主题发言。孙老师提出让解决问题成为常态,让建构运用蔚然成风,让思维进阶点燃创造,让教材关联鼓舞人心。教考衔接紧密,要重视单元学习任务活动的开展,努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要在认真研究高考真题的基础上精选精练精讲考题。要重视情境任务教学和情境化活动,把语文知识落实到生活具体应用中来,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考试更重视考查逻辑思维,提高思辨能力,需要平时多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并能有条理辨析批驳一些观点。
高一年级副主任叶伟 《问题引领 · 提高效率》
叶伟老师围绕如何设计思维质量高的问题,如何让问题串更能优化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分享了他的教学实践和教改思考。问题链指向性要明确。要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问题情境针对目标任务,简明扼要,使学生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思维发展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问题链逻辑性要严密。问题设计紧扣教学重点,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序和生活经验,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问题链实用性要显著。我们通过问题链追求的是什么?它对我们追求的目标起到什么作用?关心这些问题就意味着我们在设计时必须思考“在学生眼里,问题链有什么用?”。
教务处副主任刘亚
《调节尖优生学习的节奏 提高拔尖培优的效率》
刘亚老师结合如何调节尖优生学习的节奏,提高拔尖培养的效率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管中重理,帮尖优学生理顺学习的相关事情,促使他们科学学习,稳步获得提高,逐步实现突破。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力争使尖优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对全班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形成班级整体的帮带学习氛围,最终共同发展。夯实基础+态度培养+学法指导+心理疏导=尖优生成长稳定值。力求针对不同的尖优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措施,为其量身定做各种学习方法,制定成长计划,教学创新促使这些尖优生良性科学发展。有效培养高中阶段尖优生,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次论坛的圆满举行,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互鉴、展示风采的舞台,还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体教学人员以此次论坛活动为契机,将论坛中的收获与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积极投身于“5+2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前行,续写我校教育教学事业的新篇章。
供稿:教研处
初审:严加刚
复审:季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