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核心素养”之根  展“课堂实践”之采

子荣小学校级语文主题教研活动纪实

子荣·教学
创建于2024-11-15
阅读 33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初见叶黄知秋时,再见叶落已入冬。伴随着季节的更替,我们子荣小学的教研又展开了新的篇章。

‍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子荣小学于2024年11月12日开展了以“立核心素养之根 展课堂实践之采 ”为主题的校级教研活动。子荣小学校长陈立刚、教学校长王吉芬、教导处成员及三、五年级班主任等人全程参与了此次教研活动。 

集备研磨  共研实施

《太阳》是一篇说明性文章,本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使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文章语言准确、有条理。


       五学年教师围绕单元主题“说明文以说明白为成功”开展集体备课,围绕习作单元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课堂实践,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五学年教师经过多次集备研磨,推选陈艳老师在校级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陈艳老师多次试讲,能够结合智慧课堂生成的AI课堂分析报告追踪到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度、学生互动度、教师教学行为等相关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整改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力求打磨出一节高效课堂。

课堂实践  素养落地

       陈艳老师能够紧扣单元要素,设计四个学习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板块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说明白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说明文的特点。 

‍ 

       课堂上,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用处,进而结合资料课堂练笔,由学到用,从读到写,孩子们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明白:要想把一个事物说明白,可以从多个方面有层次来介绍,还要恰当使用说明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01:01

思维碰撞  共研同行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       课后,陈老师能够从单元整体、目标定位、学生成长及AI智慧课堂分析报告数据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虚心指出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00:39

       评课议课,是“集中听评课”的重要环节。此次评课采用现场大屏幕滚动抽签形式,三、五学年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点评。 

‍       

       评课时,老师们知无不言,既指出了教学中的亮点,也指出了有待改善的地方,分享教学策略。评议课在美好而热烈的氛围中集思采慧,助力学科教师共同成长。

00:56
01:43

领导点评  明晰方向

       王校长首先对三、五学年教师用心的听与评及陈艳老师精心的讲与思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习作单元中说明文的表达方法进行精准的点评,指明方向。

‍       王校长指出,在阅读中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是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承载的基本功能。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更强调既“得意”又“得言”,必须在言语形式和设计意图的教学上多锤炼、深思考,为实现单元习作目标奠定基础。

01:58

       最后,陈校长对此次活动做总结性发言,陈校长对此次教研活动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课堂上学生们发挥的主体作用。同时指出技术赋能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对全体教师今后的工作提出期望,鼓励教师不断钻研进取,加强对数字技能的掌握,将信息化手段和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01:25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相信老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课余之时,以研读课标为经,以学习优质课例为纬,深入挖掘教材内外的资源;我们将借着集体备课的合作之力,乘着科学教研的智慧之舟,直挂云帆济沧海!让语文学习任务群落地生根,和学生一同成长!

撰稿:贾黎黎

照片:吴晓红

‍一审:石春丽

‍二审:王吉芬

‍三审:陈立刚

阅读 33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