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手示范展风采 且思且行绽芬芳——四十五团中学2024年秋季学期“军垦杯”支教教师示范课暨师市22届课堂大赛获奖教师展示课活动

天青色等烟雨
创建于2024-11-15
阅读 3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弦歌不辍,教研不怠。为进一步落实三师“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构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理念,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并充分发挥教学能手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四十五团中学于11月14—15日举行2024年秋季学期“军垦杯”支教教师示范课暨师市22届课堂大赛获奖教师展示课活动。

      本次活动是我校教学研究和课堂改革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兵团各师的10位北疆支教教师和师市22届课堂大赛6位获奖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分别做了精彩的展示。

                    初中语文

     陈英老师的新授课《猫》,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表格式教学,提纲挈领,很快抓住文章要领,并且在教学中渗透教学方法,学生学的很扎实。师生互动很好,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目标完成较好。老师语言亲切,富有感染力,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且板书工整美观,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初中历史

      赵银媛老师以《丝绸之路的开道与经营西域》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史料,为学生们呈现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课。 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提问、讨论等,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上课过程中还注重挖掘历史细节,如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历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物品等,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历史。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形象的史料展示,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

     李林老师讲授的八年级物理《光沿直线传播》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方法多样,过程流畅。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学生深刻理解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如小孔成像、影子形成等,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课堂展示了光在科技、文化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探究和直观演示法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整堂课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提升素养,是一节高效精彩的优质课。

                   高中语文

      史秀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她以《抓关键词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为题,首先为学生讲解了诗歌情感类问题的设问方式,分析了高考考查内容;其次,她通过人类的两种情感引出诗歌常见的情感倾向“悲”与“喜”,并进行了具体分析;接着史老师设计了两个任务,让学生边学边练,在训练中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在授课结束时,史老师询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正好照应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关键词理解诗歌情感。史老师课堂环节设计紧凑,结构完整,学情把握准确,语言清晰明确,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高中数学

      马丽老师的授课内容是《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马老师的课程从定义和基本特点开始,逐步深入到对称性、范围、长轴与短轴等几何性质,最终探讨了离心率这一重要概念。通过结合多媒体手段及互动环节,马老师旨在让学生不仅了解椭圆的基本知识,还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这些性质。


     童智慧老师的授课内容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童老师先从抛物线的基本定义入手,详细解释了抛物线的几何表示及其形成过程。她通过实际例子,如投篮的轨迹和卫星天线的弧线,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抛物线的概念。在解释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时,童老师结合图形和数值例子,详细讲解了焦点的位置以及准线方程的求解方法。最后童老师强调了焦点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数学计算让学生掌握求解准线的方法。

                  高中英语

      马嘉欣老师以《Unit5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为题,带来了一堂新颖有趣,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展示课。课堂采用了生活中的趣事进行导入,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课堂从什么是定语,怎样划分定语,什么是定语从句,如何撰写简单的定语从句,如何找准连接词,并配套相应的练习来展开,环节设置清晰,循序递进,环环相扣。授课过程中语言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掌握教学重难点,在难点处也会耐心指导学生,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熟练运用定语从句,带领学生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展示课”中显师才,支教老师展风采。敬晨辰老师以《Unit5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为题给我们分析了主语从句的基本用法。整齐美观的板书、精美丰富的PPT课件、有趣的课堂导入,精心设计的课堂流程与环节便是敬老师本节示范课的良好开端。激情饱满地讲解,有条不紊地倾心指导,和学生良好的互动、和谐融洽的关系在课堂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引导同学们对主语从句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循循善诱,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核心地位;敬老师以其扎实的基本功、优秀的教师素养水平深受学生们的喜欢!

                  高中物理

     刘天罡老师、周宏老师围绕《磁场 磁感线》这一课,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

     刘天罡老师从物理学史方向引入新课,授课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实验,利用直观的实验现象来展示磁场的存在和磁感线形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将学生实验情况利用希沃进行投屏,使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周宏老师沿着物理学史的足迹逐渐引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周老师亲和力强,语言准确,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知识点由易到难逐渐深入,引导学生先掌握直导线安培定则,然后逐渐深入到矩形导线和圆形导线,促使学生加深对安培定则的理解和应用,整堂课思维清晰、逻辑严密、结构完整,使学生收获良多。

                     高中化学

      许兴文老师带来的《盐类水解》这一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符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引入时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整节课思路清晰,设计性较强,对于盐类水解概念能够反复的强调和验证,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课后编出口诀帮助学生快速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生物

     王艳萍老师通过情境对“西瓜之母”吴明珠的介绍,导入到《染色体变异》这一课的学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爱国情怀。对于核心概念,王老师借助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关键词提取与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王老师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整个教学环节完整,形成前后呼应的闭环效果。

                    高中政治

       张阿敏老师以新疆禾木冰雪资源发展切入到本节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学习。议题新颖且实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精心的准备让内容的呈现显得丰富精彩,完美诠释了新发展理念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意义。引导学生针对二十大发展难题出谋划策并举例,强化了学生主体地位,加深其理解。再通过案例的讲解,将抽象理念具象化,降低理解难度,让学生轻松掌握,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与借鉴。

      李春秀老师以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国家是什么”、“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国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本节课的结构清晰,从概念介绍到类型分析,再到具体案例的深入探讨,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的亮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中历史

      孙静老师的这节历史课《两次鸦片战争》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导入,以国宝归国为导向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在本节课中,孙老师以“唐小马”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详细讲解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课堂形式多样,有图片史料方面的对比,也有对学生能力考查的研讨,充分将历史的核心素养做到了落地生根。

     邓莉娟老师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和文化》这节课通过详细讲解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局限,以及思想领域的变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的局限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深入浅出。重点讲授陆王心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为思想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次“军垦杯”支教教师示范课暨师市22届课堂大赛获奖教师展示课活动,既充分体现了教师们的教学、教研实力,又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实践与反思相结合,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审核:刘贵辉   谷路堂

撰稿:赵梅艳

图片:各教研组

阅读 3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