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随着冬季的到来,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小朋友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 冬季我们一定要做好各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做好多病联防的工作,现将几种常见的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关注,做好预防措施,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诺如病毒
主要症状: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以腹泻为主。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摄入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三无食品;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畏寒、头痛、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同时伴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
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红色丘疹。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传播。
预防措施: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能够在我们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
主要症状: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为2-3周,可出现乏力、咽痛、头痛、阵发刺激性呛咳、发热、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重症肺炎。还有可能引起其他的肺外疾病,比如心肌炎、心包炎、脑膜炎等。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就是肺炎支原体携带者及支原体肺炎患者。
预防措施: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外出期间佩戴好口罩,避免接触患者。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作息规律,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又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冬春季为主,每年3至7月份、10月至次年1月份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时间。属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
主要症状:多数孩子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出现的表现,少数患病孩子表现为在腮腺肿大的1~2天前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即腮腺肿起来。
传播途径: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至3周发病。
预防措施: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种疫苗,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传染性很强,传播快,主要感染3至10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潜伏期3到10天。
传播途径:以粪、口、接触、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要保持孩子的手口卫生,家中经常开窗通风,到人群聚集处应注意戴口罩。
家园共育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2.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
重视预防工作
落实防护措施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阻断疾病流行与传播
守护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