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胆囊良性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腺肌症等,发病率逐年增高。胆囊良性疾病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胆囊良性疾病的不规范治疗不仅会导致胆囊癌的发病率上升,还会延误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时机。
为什么会发生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有哪些临床症状?胆囊结石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一、为什么会发生胆结石?
胆囊结石是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和造成胆汁淤积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
在我国,胆囊结石主要发病危险因素包括:油腻饮食、肥胖、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缺乏运动、不吃早餐和胆囊结石家族史等。
二、胆囊结石有哪些症状?
1.胆绞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阵发性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同时由于胆囊的神经反射常向右肩胛部或者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
2.上腹隐痛:部分患者 仅在进食过多、吃肥腻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 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 嗳气、呃逆等此类患者症状与”胃病” 相似常被误诊。
三、胆囊结石有哪些危害?
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位改变致结石移位并嵌顿于胆囊颈部,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囊内压力增高,胆囊强烈收缩引发胆绞痛。结石长时间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颈部,或排入并嵌顿于胆总管,临床可出现胆囊炎、胆管炎或梗阻性黄痘。当胆道梗阻比较
完全,胆道内细菌感染较重时,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寒战、高热、黄疸,尚可有感染性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即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此外,结石及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诱发胆囊癌。对符合胆囊切除指征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既能解除胆囊现存疾病的临床危害,还可显著降低胆囊癌的发病率。
四、如何预防胆结石?
胆囊结石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患者出现胆囊结石的关键因素,通过适当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
现推荐「五个一」预防措施,即一控、一定、一动、一高、一低的原则。
1「一控」控制体重:
肥胖者常有胆固醇代谢障碍,导致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促进结石形成。同样,肥胖者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促进肝脏合成胆固醇,导致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易析出成为结石。另一方面,肥胖患者常采用节食法来减肥,这样会使体内不利于胆结石形成的因素减少,如胆盐、不饱和脂肪酸及胆囊收缩素的缺乏等,这都会加速胆结石的形成,因此,控制体重、合理减肥具有重要意义。
2「一定」定时进餐: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体内的胆汁分泌紊乱,同时胆汁的成分也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胆汁中就会有结晶析出,而这些结晶会逐渐地钙化, 形成胆结石。我们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尽可能保证三餐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的人更需要认识到不吃早餐
的危害,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
3「一动」加强运动:
运动和体力劳动少,时间一长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就会下降,导致胆汁排空力差,容易胆汁淤积形成结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运动习惯,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接受的运动,类似游泳、慢跑、快走等,每周以4天以上、每次运动时间半小时以上最佳。
4「一高」高纤维素饮食:
高纤维饮食能够有效降低胆结石的发病风险,蔬菜和水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而膳食纤维的摄入,一方面通过与胆酸结合,降低血清胆固醇及胆汁胆固醇的饱和系数,改变胆汁的成分从而抑制胆固醇形成结晶;另一方面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降低脱氧胆酸的生成及
浓度,维持其呈不饱和状态,以减少胆结石发生的风险。
生活中常见的高纤维素食物有玉米、山药、芋头等。
5「一低」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
油类和禽肉类的摄入过多导致机体的脂肪酸含量增加,进而引起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降低胆囊对胆囊收缩素的敏感性并损害胆囊运动,故促进了结石的发生,因此,我们应对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
除了通过坚守以上“五个一原则”做好预防,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生, 如若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医院就诊,早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我科现常规开展胆囊腹腔镜微创手术,创面小、恢复快,48小时内即可出院。(因个体差异,具体结合病史,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