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化的碰撞
一次科技的探索
走进我们的家乡—定兴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关于家乡定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乡的风景全貌等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我校于11月12日开展了以“探索魅力定兴,启迪科技未来”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出发前准备
出发前,胡建军校长对少先队员们做了研学活动前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以及情感教育,嘱咐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们要学有所感,研有所获。
行进中的“风景”
同学们身着整齐的校服,队旗飘扬在队前,一抹“红色”跃然于黄色的画卷中,增添了一份独属于雅园学子的秋意。
同学们昂首挺胸前进的步伐,显得铿锵有力,展现出了新时代小学生的精神面貌。
黄金台博物馆
来到黄金台博物馆,便开始了我们的研学之旅,我们认真倾听,用心感受,用笔记录,感受一次心灵与文化的碰撞,探索传统于与科技的结合。
定兴县黄金台博物馆以战国时期燕昭王为兴国招贤而筑黄金台为历史背景。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气势庄严109的仿青铜器建筑,左右两侧造型为求贤门,青铜器上的铭文为餐器文,意为气势宏伟、富有中华文化的龙的图腾。
进门的浮雕图案:
第一部分表现定兴悠久的历史,定兴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频繁人类活动,有新石器遗址、先商遗址,文化底蕴深厚。
第二部分是黄金台建筑,燕昭王为兴国求贤拜师于郭隗而筑台,至始天下贤士趋行而赐黄金,开启招贤纳士之先河。
第三部分表现了战国时期燕太子丹于易水河畔送义士荆轲刺秦,高渐离击筑高歌,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为此而建荆轲塔。
第四部分表现了定兴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拼搏精神。
第五部分是黄金台的微观缩影,下面的浮雕为定兴八景之一“长安晓月”,描绘的是汉宣帝时期,范阳公主嫁给幽州刺史李宣后,思念家乡遥望长安的场景。
(金台夕照、易水秋风、河阳晚渡、百楼给翠 北海孤亭、督元春晴、巽阁笼烟)
接下来,解说员为我们讲解了关于定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书画毡
书画毡又名“文房第五宝”,是据几千年传承的毛毡制业加工演变而来。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毡制品的生产,据《周礼》、《说文解字》等记载周官拿皮供为毡。到汉代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曾讲到“胡地毡为帐”。
1986年,何深在定兴县张家庄乡张家庄村成立了中堂画毡厂,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品位生产出不同品种的书画毡,产品有几十个品种,颜色以白、黑、灰为主。
2.戏剧盔头
传统戏曲中演员所戴各种冠帽的通称。俗称戏帽。戏曲盔头注重装饰性,常缀以珠花、绒球、丝绦、雉尾等,同穿着的戏装相协调。大体分冠、盔、巾、帽 4类。
3.京绣
京绣又称宫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典雅。自清朝年间,京绣手工艺人专门为皇上绣制龙袍,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原来的刺绣艺人均流落民间,宫廷刺绣技艺也随之流传开来。
京绣代表性传承人梁淑平女士从十五岁开始学习刺绣,娴熟掌握了从设计、绘图、刷版、刺绣到成品的每个工序,手工刺绣一般选用最好的绸缎为面料,绣线采用天然蚕丝制作,因绣线色彩使用复杂,图案取材广泛,可以绣制几乎任何素材、任何题材的图案。还有以黄金、白银锤箔,捻成金、银线使用于绣品中,这种 “盘金银”绣,一针一线尽显皇族气派,充分体现了富贵精美的宫廷审美艺术。京绣刺绣产品有传统题材式样的龙袍、朝袍、凤袍、慈禧服、清代文武官服补子唐卡、吉祥题材绣片等,早在八十年代就远销海外,其中许多精品刺绣艺术品被故宫及各类服饰服装博物院收藏;也有如壁挂、靠垫、箱包等现代高档家居饰品。
4.珐琅手工艺
珐琅亦称“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工艺水平到达顶峰,产品又大多以孔雀蓝为主,故又称“景泰蓝”。珐琅具有极为繁琐复杂的手工制作工艺,要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一百多道工序。它不仅运用了青铜和瓷器的工艺,而且把绘画和雕刻技术也融入其中,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因而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之说。主要分布在定兴县小朱庄乡等多个村。
定兴珐琅手工艺项目市级传承人是王启祥和王启良,带领着 20人的团队,坚守传承着这份传统技艺。在他们的努力下,项目年产值约120万元,涉及几十种产品品类,如:景泰蓝花瓶、景泰蓝罐、铃铛等产品以及佛教用品、节日礼品等品类,种类齐全。
5.桑叶茶
桑叶又名:“神仙草”,通常称桑叶茶为长寿茶。桑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定兴县陶洼村桑叶茶制作技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一种传统纯手工制作技艺曾受到明朝皇帝朱棣的称赞,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张保海自幼跟随祖父学习桑叶茶的制作工艺,传承了从种桑、选叶、杀青、炒制等多道工序。
6. 国家级非遗项目:
京绣;书画毡制作技艺
省级非遗项目:
贤寓调 ;九曲黄河灯阵 ;黄金台传说;金台陈村活盘旱船 ;戏剧盔头道具服装制作技艺;茶叶制作技艺(桑叶茶);抽纱补花技艺;刺绣(定兴文彩绣)
市级非遗项目:28 项
县级非遗项目:24 项
共计:62 项
最后,同学们在解说员的引领下同学们参观了以“魅力定兴”、“千年雄安”、“创意摄影”、“精彩中国”为主题的摄影展,感受家乡定兴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碰撞。
行走的大思政课,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在教室的局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体验中更好地理解思政课中的理论知识。
“行走的大思政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让学生在“行走”过程中树立的良好价值观,在他们日后参与社会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