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赛课促提升,百舸争流共奋进—记孝丰学区语文竹乡金秋赛课活动

孝丰小学
创建于2024-11-14
阅读 12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改意识和科研意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11月13日、14日两天,安吉县孝丰学区小学“竹乡金秋”语文课堂展示活动于孝丰小学顺利开展。

本次赛课采取的是同课异构的模式,其中5位老师同上三年级《司马光》一课,另外5位老师同上四年级《故事二则》,每个老师都用自己的理解为我们诠释了一堂堂独具风格的课。

01孝丰小学张婉铃老师执教《司马光》

张老师紧扣单元主题,创设“名人故事传讲人”情境,聚焦人物美好品质。鉴于学生初涉文言文,她先以熟悉的现代文故事引入,助学生对比体会文言文特点,消除隔膜。

教学中,“读”成重点,从读通到读出韵味,再借注释解疑,通过多样读的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读出气韵。随后,她借助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依理解讲故事,发挥想象讲出关键场景,以此激发兴趣,培养多种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02报福小学吴雪银老师执教《司马光》

吴老师以“争当校园故事传讲人”情境导入,巧妙穿插多种学习方法,助力学生理解古文意。从“得言”、“得意”、“得行”梳理文言文学习要点,而最后的学生讲好故事活动则是一大亮点,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评价环节,与之前的教和学相互呼应,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让学生在趣味与实践中掌握文言文知识。

03杭垓小学冯婷婷老师执教《司马光》

冯老师整节课合理利用图片资源,图文结合,发展思维,通过同桌合作给图片排序,选择文中合适的句子配图等,从动手到动脑,从形象到抽象,降低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角色表演游戏,增进体验,在表演中建立起对司马光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04孝源小学赵静仪老师执教《司马光》

赵老师以绘制连环画为情境,通过三个语文学习任务带领学生读通、读懂、会说故事,梳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品味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将文言文的学习、人物品质的鉴赏有机融合在一起。最后课堂以学生自主绘制连环画收尾,使情境落到实处,课堂更为有趣生动。

05孝丰小学施胤含老师执教《司马光》

施老师围绕学当“最美人物”事迹宣讲员的单元情境,从会读故事、读懂故事、会讲故事三个层面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读好文言文、理解意思。关联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落实了语文要素,实现单元整合。最后在将故事讲完整的基础上讲生动,实现评价与能力的提升。

06杭垓小学周佳老师执教《故事二则》

周老师以“历史人物故事会”为情境,让同学们从说好中国话,了解历史人物,走进历史故事,趣说历史故事开展教学。通过为蔡桓侯填写病历单,记录纪昌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梳理课文情节,为复述故事建立支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人物对话转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方法,来简要复述课文,并让学生做出评价,从而实现教学评一致。

07上墅小学张芸老师执教《故事二则》

张老师以时空穿越为背景情境,以寻找害死蔡桓侯的凶手为线索,让学生化身小侦探,通过梳理案例表,让故事情节趋于清晰。在教授复述环节,张老师先通过连线场外小侦探,助学生找出简要复述的方法,再循序渐进地让多名学生尝试复述,有方法有练习,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在复述全文环节张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挑战不看提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提升。整堂课思路清晰,节奏适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08孝源小学屠晓华老师执教《故事二则》

屠老师创设了历史人物故事会的单元情境,本节课以给动画故事配“画外音”贯穿始终,先初读通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整体把握《扁鹊治病》的主要内容。再联系已学,借助交流平台和《作业本》,引导学生发现简要复述的小妙招,并学以致用,循序渐进地练习简要复述。然后通过给动画故事配“画外音”的方式展示、评价。最后在交流对人物印象的过程中引出寓言道理。

09孝丰小学李莉老师执教《故事二则》

李老师创设小记者接到蔡桓侯夫人投诉,调查扁鹊和蔡桓侯之间的医疗事故的情境,通过调查任务还原病情报告单,并向蔡桓侯夫人汇报结果,学习抓住重点、长话短说、调整语序等简要复述方法,明确蔡桓侯人物形象及故事道理,辨析扁鹊身份。整堂课提高了团队协作与信息整合能力,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而课后布置《纪昌学射》的自学任务,将课堂共学所得拓展至课后延学巩固,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探索精神。

10章村小学姚丹丹老师执教《故事二则》

姚老师依托第八单元人文主题创设“中华俊杰榜”情境,感受人物品质及道理看他们是否能够登上中华俊杰榜。《扁鹊治病》这个小故事主要借助《作业本》95页第三题表格来展开学习,从填写内容、借助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发现简要复述故事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简要复述,给予相应评价,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了解主人公扁鹊事迹,从事迹中“辩一辩”是否可以登榜,体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理念。

此次金秋赛课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它点燃的教学热情之火仍在老师们心间熊熊燃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老师们会带着赛课中的收获与感悟,继续深耕课堂,不断探索创新,让教学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为学生们带来更优质的教育体验。

阅读 12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