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玩活字印刷——成佳镇幼儿园大二班

一笔一墨一丹青,

一纸一字一发明。

印刷术是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当活字印刷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伟大的传统发明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会发生怎么样的碰撞呢?

缘起

      随着班级主题活动“‘字’从遇见你”的开展,大二班的小朋友们对书上的文字是怎么来的产生了疑问,对文字印刷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于是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

初探活字印刷

通过影像资料了解活字印刷。

      印刷术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印刷术。北宋庆历间,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

玩一玩、探一探

初拓印: 

‍        孩子们都对第一次拓印充满了期待,迫不及待的开始刻板了。

一、刻板

二、刷墨

三、覆纸

四、卸纸后作品

疑问❓1:我的为什么没有别人清楚呢?

疑问❓2:为什么纸会粘在字板上?

疑问❓3:为啥字是反的?为什么太阳跑到小人的右边去了?

通过观察与讨论,我们总结出:

疑问❓1:刻板时线条不够粗不够深、刷墨时颜料涂的不均匀,而且细刷子太细把颜料都涂到线条里了。

疑问❓2:涂的颜料太厚了,水分较多,按压白纸的时候太用力了。

‍疑问❓3:正着刻的字或图案,拓印出来的物体都变反了。

第二次拓印:

‍        结合第一次拓印的经验,我们将字板的字刻的更深更宽,并且改用了大一点的颜料刷,将颜料🎨涂的很均匀,覆纸按压时也动作更轻柔了,显而易见,第二次拓印的结果好多了。

第三次拓印:

‍        在第二次拓印完成后,我们又发现我们用KT板刻的字或图案拓印出来是白色的,而毕昇印刷出来的字是黑色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      

        仔细观察👀发现我们刻的字或图案是凹进去的(阴刻),而毕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阳刻),所以我们拓印出来的字是白色,毕昇的是黑色。

       通过之前的拓印,我们知道了要想拓印出来的字是正的,那我们刻字的时候便要刻反着的字。于是小朋友们决定选择用粘土来试一试毕昇的印刷方法……

(1)先认一认自己的姓……

(2)正字反刻

初步完成啦!😊

(3)晾干、刷墨、拓印

展示:

总结

         经过一系列的活字印刷活动,孩子们不仅亲身接触并操作了古老的印刷技术,更是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沉与广大。这一独特的学习旅程,无疑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深深热爱,以及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孩子们与印刷的奇妙缘分仍在继续,让我们怀揣期待,一同见证他们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的新火花,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探索之旅中收获更多的成长与感悟。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