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分层作业设计研究课

漂亮
创建于2024-11-13
阅读 3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11月12日,课题组陈育琳老师在初二(11)班进行了一节“光的传播”的研究课,课堂从生活实际中学习光的直线传播等内容并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教学设计适当,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有利于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目标:

‍        1.了解什么是光、什么是光源,知道人是如何看到光的。

        2.通过实验,观察光在空气、水、有机玻璃和浓度不均匀的糖水中传播,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会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会用光路图解释影子的形成原因,会描述月食和日食现象,会画坐井观天的光路图。

        4.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了解“实像”的概念,能够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会解释树荫下圆形光斑的成因。了解中国古代对光现象的研究成果。

        5.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教学准备:激光笔,水,喷雾瓶,有机玻璃,分层作业

         教学过程:

‍         通过实验,观察光在空气、水、有机玻璃和浓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路径,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学习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会用光路图解释子的形成原因,会描述月食和日食现象,会画坐井观天的光路图。

‍         提前让学生把分层作业的预习部分自学完成,在课上对新内容的学习更有帮助。

‍        给学生五分钟订正错误。

‍        展示错误率高的题目。由学生来逐一讲解错误的原因以及正确的答题方法。

‍       对于拓展创新部分的两个题目大家一起分析、思考、解决。

        评课研讨:课后,课题组成员和科组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了评课,并悉心指出本节课的优点、不足之处和具体的改进措施,为后续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引和借鉴作用。

阅读 3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