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集体研修(第十四期)—《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读书分享会

凯旋路小学
创建于2024-11-13
阅读 7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跌跌撞撞,季节来来往往,走过的都是岁月,路过的都是风景。12月25日我们迎来了洛阳市凯旋路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师集体研修(第十四期)—— 《儿童的人格及其性格培养》读书分享会。

艺术鉴赏

      刘茜老师给我们带来《穿越时空的华服盛宴》。汉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代表,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中国,汉服经过漫长的岁月进化,已构建出一套自成体系的服饰文化。其显著特征包括交领设计、右衽裁剪以及以绳带代替扣子进行系结,给人带来洒脱而飘逸的视觉体验。

导读文章

        杜淼玲老师分享:我们在与孩子相处时,不能总为孩子提前准备和思考,无论干啥都要提前为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在规则范围内做好自己的事,这样父母和孩子的边界感就会清晰。有助于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内驱力也会有所提升。

       李偌鑫老师回应:孩子都是完整的人,不论是家长和孩子还是老师和孩子,都需要有一定的边界感,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由。

       申校长回应:我们为孩子制定规则体现不了对孩子的尊重,应该是和孩子有协商的规则制定,才能体现对孩子的尊重。才能让孩子愿意遵守和知道这个规则。在这样的规则之下,成人不要去干扰孩子的生活节奏,才能够真正的让孩子做他自己。如果不是这样,孩子只能以同样的方式来跟别人交往啊,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

共读书目解读

集中讨论

       老师们根据自己对共读书目的理解进行积极的讨论分享。

集中分享

      朱秀革老师分享:过度、反常的自卑感迫切需要得到容易的补偿和似是而非的满足,但他同时又堵死了通往成功的道路。因为过度的自卑感,夸大了遇到的困难,削弱了成功的勇气。我们班小林同学学习很吃力,连最简单的口算都不会,我以为是他学不会。通过学习我发现孩子是因为过度自卑造成的。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直到他弄懂为止。这样孩子有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学习慢慢有了兴趣,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王兵兵老师回应:朱老师根据小林同学的情况耐心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及时的给予鼓励,使孩子找到了自信,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申校长回应:自卑的人很敏感,总是把否定的东西给自己,他的压力来源于自己的判断和想象,作为老师更要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朱迎晓老师分享:通过学习,我非常认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首要目的。书中这样写:“一个小孩儿的行为变坏或者某些新的令人不快的迹象出现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出现这种情况的时间,还要调查引发这种情况的原因。”由此联系到班里小雨和小月交朋友时,小雨对小月有控制欲、占有欲。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找到家庭教育的问题所在,及时引导孩子如何正确交友。

      齐培蕾老师回应:朱老师通过现象看到孩子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敏感,及时的给予关注和爱护,让孩子明白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相互的尊重,而不是约束。

      申校长回应:朋友之间要有边界感,懂得尊重和欣赏,这才是交友之道。

      徐甜元老师分享:《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发展》这本书的作者阿德勒强调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塑造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倡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阿德勒的理论指出,儿童的行为和性格往往是对其生活环境的反应。在这个案例中,感受到学校是让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显现了出来,僵硬的、专横的教育只会使孩子离他们的教育者越来越远,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魅力。

       李含老师回应:徐老师是一个有觉察力的老师,当孩子出现问题,能和孩子平等对话,而且适时跟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形成家校合力。

      申校长回应:婚姻本身就是一场游戏,但是孩子在这场婚姻当中,孩子是一个牺牲品,我们发现自从父母离婚之后,这个社会在孩子眼中是没有光的,所以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爱。在这个游戏当中他是输的一方,因为对于他的伤害来说太大了,所以他觉得自己输不起。老师能够主动关怀和鼓励孩子,会让孩子看到一些希望。

      秦蕾老师分享:孩子的表现反映出了他成长环境对人格形成的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父母离异、父亲的暴力行为以及奶奶的强势控制,使得孩子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和恐惧,缺乏安全感,在社交能力方面,面对同学的欺负不敢吭声,最后,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他开始有了改变的迹象,这也验证了书中所强调的外界环境对儿童人格塑造的作用,也显示出教育者在儿童人格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及时的关注、支持与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克服早期不良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朝着更健康自信的人格方向发展。

      李可可老师回应:家庭的负面因素对孩子影响很大,而学校教育也不可或缺,老师用爱和陪伴来帮助孩子热爱生活。

       申校长回应:父母对孩子的方式是对孩子的不利因素,成年后孩子会有攻击性。这就在于儿时老师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面对生活,学会自洽,树立自信心。

       爨晓磊老师分享:当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滑向两极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心理疾病。我们如何把儿童对追求优越和自卑进行平衡是我们教育者要研究的课题。社会情感是我们与社会中的人士建立联系,我们相互尊重,有集体精神和友好与他人相处,因为个体依赖他人和社会。

       李明月老师回应:学生身上的一些行为问题,反映的往往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尊重他的社会存在,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申校长回应:我们如何去对待,真正的去理解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成长环境,是做为老师应该更多关注的地方。

      崔校长分享:儿童的人格形成十分重要,书中有许多案例。我想到了小高同学,他也是被过度溺爱了,很难融入集体。这个孩子接受的爱特别多,成人对他的关注度也很高。可是这个孩子在课堂中不能很好的遵守规则,于是我就不断的提醒孩子应该怎么做。经过我的不断提醒,孩子也有所改变。对待孩子我们不能过度严厉或者溺爱,应该帮助孩子平衡人格,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建立连接。

       袁校长回应:崔校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教育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应该助力孩子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申校长回应:过度的溺爱也是伤害,这样的孩子没有规则和边界。因此这个孩子也许会入侵到别人的边界,如果不改变会尝到规则给自己带来的麻烦,所以我们应引导孩子有边界感,有所惧怕,逐步建立规则,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12月,岁月将末,冬酿时光,愿我们不慌不忙,却有岁月打赏。

—END—

阅读 7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