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皖携手,共促教育均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与利辛中学英语教研活动

利辛中学教研中心
创建于2024-11-12
阅读 34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科间、校际间的联动,深化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沪皖两地教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11月12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与利辛中学“新课标、新课堂、新评价”教研交流活动在利辛中学淝河路校区正式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由栗丹丹老师主持,来自全县的初中英语教师参与了本次交流与研讨。

一、共赏课堂教学之精

在今日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有幸迎来了上海奉贤外国语学校的范诗怡老师,她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Unit 1《Review》。这堂课是针对上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视听课的第二课时内容进行的深入复习和拓展。

在范老师的课堂上,她巧妙地构建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期待。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预测文本内容,她为学生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他们的先验知识和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在听力环节,范老师精心设计了四次不同层次的听力任务,逐步深入地解读文本。这种分层教学法不仅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逐步理解材料,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听力技能。每次听力练习后,范老师都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听内容。听后,范老师并没有停止在听力训练,而是巧妙地将听力材料转化为阅读练习,通过多层次的阅读活动降低文本难度,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的设计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听力理解,也为他们的阅读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读后环节,范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超越文本本身,探讨与文本相关的个人变化和生活体验,深化了教学主题。这种探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促进了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和自我反思能力。

二、共享专题讲座之彩

在范老师的精彩课程学习之后,她继续以《从单元目标到课时目标的精准建构》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微讲座。在这次讲座中,范老师详细阐述了如何围绕单元主题,把握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以明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范老师强调,精准建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即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单元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课时目标,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有效地服务于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范老师通过具体的课例,展示了如何将单元目标分解到每一节课中,使教学内容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她的分享不仅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方法和策略,还为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指明了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实践化。

范老师的微讲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她的分享不仅让我们对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激励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目标的精准设定和实施。通过这样的专业发展活动,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三、共燃研思碰撞之情

在评课环节中,利辛中学的侯纯玉老师、张玲玲老师以及部分青年教师对范老师的展示课和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深刻见解。

张玲玲老师特别赞赏范老师以主题为引领,设计了一系列听力和口语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而且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感知和习得语言。张老师指出,范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中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教学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侯纯玉老师则强调了范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问题设计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侯老师提到,范老师活动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能力。侯老师认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两位老师一致认为,范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和活动,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展现了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这不仅为在场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范老师的课例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教学范例,值得所有教师学习和借鉴。

 教者有所得,听者有所悟,相互学习,只为热爱。本次沪皖两地研讨课活动与其说是一次教研活动,不如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实践的展示、教育情感的交流!沪皖两地每一位教师将继续用汗水灌溉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学习中积淀,在研究中提升,一路耕耘迎芬芳,绘就更加绚丽的教育新画卷!

供稿:利辛中学英语组

编辑:朱梦圆

初审:杨保坤

复审:沈智宏

终审:蔡兵

阅读 34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