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心理健康,共筑科研与实践桥梁——广州市丁燕名师工作室 2024年第三期集中研修活动

创建于11-12
阅读 23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晴空如洗,阳光温婉,北风轻拂,清新怡人。在这个烂漫的季节里,我们如约而至。

    为了进一步提升片内音乐老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助力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加强音乐课堂的实践性,打造高质量的音乐课堂,2024年11月12日分上下午,在广州市执鸿学校成功举行了《北片中小学音乐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暨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和《北片中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实施研讨会》。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刘晓慧副教授及其音乐心理学团队、番禺区音乐教研员陈月和老师、北片艺术专干丁燕老师、广州市丁燕名师工作室全部学员以及北片中小学音乐老师们共同参与了本次研修活动。

    刘晓慧,副教授,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公派英国利兹大学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访问学者,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研究所教师。在科研项目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学科共建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及省级教改项目共十余项;在科研论文方面,出版个人专著两部,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二十余篇。

    上午的研修活动由番禺区洛浦东乡小学肖莉老师主持。分为两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和课题研究能力提升培训。

00:23

    关注音乐老师心理健康,让教育更有温度。音乐心理学团队代表朱可莹同学巧妙地运用游戏互动、心声坦诚分享、音乐职业探索之旅及深度冥想等多元化环节,引导老师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与默契,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正面心态迎接工作与生活的挑战。

    在深度体验的过程中,教师们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窗,重新发现并探索那些日常琐碎中常被忽视的深刻情感与思绪,为自我成长与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音乐职业之旅”这一温馨而深刻的环节中,四位音乐老师深情回顾并分享了音乐教育生涯中的点点滴滴,不仅展现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更坦诚地交流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心理压力。老师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彼此间真诚地倾听与共鸣,共同沉浸在这份平日里难得一享的轻松时光中。

    强化科研素养,无疑是助推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梯。对于众多一线音乐教师而言,如何精准捕捉中小学音乐教育科研的选题焦点,并高效撰写论文,常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讲座初始,刘教授巧妙地运用自己近年来主导的一系列课题研究为实例,细致入微地剖析了课题申报中前期研究成果的呈现、选题的精妙之处以及严谨的论证逻辑,为在场的音乐教师们拨开了思维的迷雾,为他们的科研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引领他们向着更加清晰的研究目标迈进。

    下午的研修活动由番禺区金海岸学校谭智俐老师主持。

    在温馨而充实的午后时光,广州市执鸿学校廖丽娟老师以一节一年级的音乐课例《咏鹅》拉开了课堂教学研讨交流的帷幕。

     课例展示结束后,番禺区音乐教研员陈月和老师对《咏鹅》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析。陈老师借评析课例向音乐教师提出宝贵建议:教学理念应明确可执行,避免盲目照搬课标;教学设计需精准到位,包括教学分析与学情分析等;学习目标要清晰明确,重难点设置科学合理。他希望此次评析能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取得更优异成绩。

    评课环节结束后,陈月和老师带来了题为《音乐实践:音乐课堂的灵魂》的专题讲座。陈老师围绕“音乐实践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一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音乐实践对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发展音乐技能的重要作用。

    陈老师强调实践在音乐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对展现音乐素养、发展关键能力及结合素养与特长至关重要。艺术课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实践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教师应培养实践能力,创设良好环境,设计多样活动。新时代音乐课堂需循序渐进地感知经典音乐,回归教学本质,培养听力,综合应用多方面教学。陈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强调耳朵训练的核心地位,准确听辨音乐元素是唱奏准确的基础。

  讲座过程中,教师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后将陈老师的宝贵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努力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音乐教研华章落,满载喜悦归心田。本次教研老师们学会了关注和维护心理健康,了解了如何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深化了音乐教育理念。展望未来,广州市丁燕名师工作室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引领作用,激励片区的音乐教师们怀揣更加饱满的热情,在音乐教育之路上继续扬帆起航,探索无限可能,让美妙的旋律在孩子们的心中绽放。

撰稿:陈慧娴

编辑:李思慧

审核:丁   燕

阅读 23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