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川枫叶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们的故事四

创建于2022-07-29 阅读3140

——昆明1964年知青下乡安宁60年回望

青龙谷生态风景区大门

情系螳川再创业
温景光
      1964年9月2日,我与昆明市5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怀着激动的心情,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革命歌曲,毅然离开了父母、兄弟姊妹,离开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投身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安宁。
       那时的安宁,虽然距昆明只有三十多公里,又通火车、汽车,却十分落后,生产、生活都非常艰苦,因为是怀着理想实现誓言而来,再苦再累,再受多大的委屈都能忍耐,因为落后,民风是那样的朴实、环境是那样的自然美丽。秀丽的田园风光、牛粪的清香、泥土的芳香……无不让我激动,让我陶醉。我暗下决心,一定为农村贡献自己的一切,一定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把农村建设成为风光秀丽、环境优雅、农民富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实现理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多的因素就更难说了。在那个讲政治、讲阶级斗争的年代,我唯一可做的就是拼着命地苦,拼着命地干,晚上埋头学毛著,白天拼命干劳动。生活是艰苦到了极点,穿的衣服补了又补,吃的是省了又省(其实也真吃不起点肉),见到别人嘴动,会馋得清口水直淌,看着农村的小娃娃在大火中烧包谷或蚕豆什么的,忍不住讨几颗解馋,吃着粒粒可数的蚕豆,觉得特别的香,就像从来没有吃过一样。
      光阴似箭,在农村一晃就七年了,1971年9月,遵照党和国家的需要,知青返回城市,重新迎接革命的安排。我被分配在昆明市煤建公司。虽然离开了农村,但心里却老是惦记着为之奋斗过七年的农村。工作之余,放假出差,有机会总要到农村、到山区看看。看着山区农民大量砍伐树木做柴,破坏自己的家园,真让我痛心惋惜。为此,我特意设计发明了节柴灶在农村推广,这样不仅少砍树毁坏林木,还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为了保护城市的空气不受污染或少受污染,又发明了节能热水灶,不仅节煤,而且排烟少,还可解决家庭的洗澡问题,被省、市有关部门表彰。
      不知为什么,也可能是本人名字的关系,我对大自然是那样的情有独钟,十分的关爱,不论是景、是光、是山、是水、是风、是雨、是霜、是雪………哪怕是一滴露珠,一丝蛛网,一只虫子,一片落叶……在我的眼中都是美丽的,灿烂的,在我的心中是那样的沉重,那样的在意。多年来,我跑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到滇西考察后我就断言:中甸、丽江、大理今后将成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1993年初我到了滇东北,一篇调查报告《滇东北旅游风景区亟待开发》于同年6月9日发表在《昆明日报》,此文对当地领导震动很大,增强了他们开发旅游的信心和决心。
   

1993年6月9日登载的文章

      同年大关县县长蔡朝东特别邀请,我义务参加了大关县黄连河瀑布群的前期开发策划,使黄连河上了中央电视台,名扬四海,填补了滇东北没有风景区的空白。接着我又向省、昆明市领导提出了“旅游扶贫”的设想。199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上,和志强省长正式把这一设想提了出来,认为很有创新,并容易操作,值得提倡。旅游扶贫的实施,为创建云南旅游大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至1996年期间,昭通、楚雄、临沧、德钦、丽江、大理、版纳、德宏、曲靖等地州市县多次特邀我前去考察参与指导、出谋划策,为云南的旅游发展、实施旅游扶贫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1996年下半年,由原安宁县县长、时任昆明市供销社主任黄世荣推荐,我来到了青龙,之后一头扎进了螳螂川。在几个月的时间,踏遍了青龙的山山水水,穿烂了十多双旅游鞋,拍摄了上万张的照片,写出了几万字的感想体会。1997年3月21日,一篇《游青龙峡》的散文刊登在《云南日报》,从此“青龙峡”的美名传遍了昆明,传遍了云岭。4月,《钢之声》全文转载了《游青龙峡》的文章并配发了本人所拍摄的一组精美照片;《民族学调查研究》刊物封二、封三、封底又刊发了另一组精美图片;5月,邀约了驻昆各媒体机构、《安宁报》等新闻单位的朋友相聚青龙峡。这些活动,为青龙峡的宣传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1997年10月13日,《青龙峡——藏在幽峪人不知的翡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又发表于《昆明日报》一个整版,从而更使青龙峡在昆明名声大振,家喻户晓。尽管当时交通不便,道路难行,但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热闹非凡。说句实话,当初黄世荣推荐我来青龙的时候,尽管我信心十足,但当时青龙供销社的条件是非常差的,没有经济实力不说,完全是一帮外行在“乱”,说供销社搞旅游,是乞丐做美梦。现在美梦成真,我的一颗悬挂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我没有辜负众望,也对得起推荐我的知青老战友黄世荣。
1997年10月13日,《昆明日报》刊登温景光的摄影作品《青龙峡——藏在幽峪人不知的翡翠》
      昆明’99世博会的到来,对云南、对昆明是一次展示的机会,对安宁又何尝不是呢?1999年4月初,我受安宁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安宁市邮政局全权重托,由我摄影并设计一套明信片参加世博会开幕,我欣然接受了任务。经过十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一套《螳川胜景——青龙峡》十二枚风光邮资明信片初稿出炉,当安宁的各级领导审阅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指示邮政局一定要赶在世博会开幕前发行。在5月1日昆明'99世博会邮品拍卖会上,一套由国家邮政总局正式发行的十二枚自然风光明信片《螳川胜景青龙峡》在发行仪式上首次发行。当时要我签名的人蜂涌而至,手都签麻了。中国集邮总公司一位权威人士评价:该明信片不公展示了云南的奇丽风光,更突出了世博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至今中国最漂亮的风光明信片之一,可算为邮品中的珍品。副市长雷晓明看到后惊诧地说:“太美了,九寨沟不过如此。”世博会期间,安宁市把它作为送给海内外佳宾的馈赠品,该明信片成为让世界认识安宁,让安宁走向世界的引子。从此,安宁青龙峡更是遐迩闻名,游客纷至沓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尽了几年的义务,青龙峡开发成功了,青龙峡火爆了,而我,一个下岗失业、年近50岁的人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后半生生存的问题,一个养家糊口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我与家人商量,决定仍按当时对黄世荣和对青龙镇领导的承诺,誓把青龙作为第二故乡,二次下乡创业,并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来完成。这一想法,得到了时任安宁市委书记陈志青、市长谭永仁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得到了青龙镇党委、政府、人大及赵家庄村委会、大田亩村、马鹿塘村、争箐村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反复认真的调查研究,各方面专家的考察论证,1998年我写出了《关于青龙谷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报告,昆明市委书记杨健强看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叮嘱我说:设想很好,有创意并结合实际,可操作,但困难很多,要有思想准备,要先规划再动手。他又说:一个下岗失业的老知青二次下乡创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都很有利的项目,值得示范。
国家邮政总局正式发行的十二枚自然风光明信片《螳川胜景青龙峡》
      遵照杨健强书记的指示,我与西南林学院、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林业勘查规划设计院、云南生态经济学会、昆明大学等单位的学者、教授又再次重赴征途,考察调研,1998年完成了《青龙谷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初稿并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下半年,砸锅卖铁,我卖了昆明城里的住房,又与亲朋借贷资企,拖儿带女,艰难地开始了后半生的再次创业。经过干辛万苦的奋斗,甚至冒着生命危脸——在1999年11月5日中午,在建设石头房中不慎从九米多的高空坠落,昏迷半日,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肋骨骨折,左手骨折,胸腔严重损伤,但我还是没有因此而退却、放弃,而是爬起来继续干。没有社保医保,没钱住医院,自已找些药,在家休养了儿天,又咬着牙重新来到了青龙谷建设工地,带领指挥老乡把主体建筑建了起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奋斗,一个集吃、住、玩、娱乐,会议及开展野外定向运动、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初步形成。从创建至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安宁电视台作过专题报道,《云南日报》、《昆明日报》、《春城晚报》、香港《文汇报》、《昆明统战》、《安宁报》等媒体均作过报道。2001年3月,黄世荣、肖云昆等老知青前来看我,看到我所取得的成绩,当即为我写下了:“重温故地百事兴,再现景光万人欢”,横批“二度村夫”的楹联,以示对我的肯定和鞭策。由于按自然规律做事,该项目显现了它既保护了环境,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现已被有关单位定为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旅游示范区、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成员单位、云南民族电视制作中心外景拍摄基地、云南传统文化研究会活动基地、云南楹联学会创作基地。
      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创业与守业、创业与发展的艰难历程,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树木一天比一天绿、一天比一天茂盛,靠当地老百姓的鼎力相助,我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面对取得的点滴成绩,我深深地知道:是这里的父老乡亲、阳光雨露、山川河流哺育滋润了我。我爱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爱这片美丽富饶、充满希望的热土。
                        2007年5月于青龙谷

温景光创作并朗读的长诗《我们是……》

      史坚耘退休后号召大家捐款捐物,多次组织去慰问八街昆明麻风病疗养院的病人及八街敬老院的老人。
      2014年1月8日,史坚耘、肖云昆、黄世荣、汪碧琴、代琼芬等10多名六四届知青来到八街镇昆明麻风病康复疗养院,看望疗养员,献上一份爱心。

在八街敬老院与负责人座谈

看望五保老人的慰问品

看望麻风病疗养员的视频

何桂芝老人

      1987年以来,定居香港的六四届安宁知青杨斐伦,每逢春节来临邮寄1000港币给大桃花村何佳芝老人,其回昆明看望父母时,又亲自回桃花村登门看望何桂芝。何桂芝家杀了年猪,把猪肉和农产品送到杨斐伦家,杨斐伦的弟妹也把多余的家具、电器送给何桂芝,建立了普通农民家庭和老知青家庭之间纯洁而真诚的友谊。
      80多岁的何桂芝已经记不清杨斐伦接济了她多少钱,大部分用在打水泥晒场,建盖厨房和厩舍。到2004年初略估计,17年间在两万元以上。
       在下乡安宁期间曾任乡村小学民办教师的殷秀珍,回城工作后一直牵挂乡村的孩子。退休后2009年6月的一天,她回到谷得邑村看望乡亲和通仙小学的孩子们。听校长说,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了,学校一台电脑都没有,乡村的孩子们连电脑都没摸过,学校想教孩子们计算机知识都没有办法,请她回昆明后帮忙筹集20台旧电脑送给学生们上课用。殷秀珍返回昆明后牢记校长的嘱托和孩子们的期盼,四处求人、找人寻找换下来的旧电脑。找了半个月只找到几台报废旧电脑,已无法使用。想到校长的重托和孩子们的期昐,她决心想办法为学校购买20台新电脑送去。她跑有关单位、企业求人,四处去找钱。一番诚意和资金用途得到了一些企业家的支持,赞助了近10万元,同年8月购买了30台新电脑送到通仙小学校安装使用。不负师生们的重托,学校师生们很高兴很感谢,为乡村孩子们办了一件实事。

通仙小学并入和平学校后仍在使用的电脑

学生在上信息课

阅读 31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