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相遇,形影不离
光与影,注定是最美的童话
有了光,影子就有了生命
有了影,单调的光有万千变化
一束光,一个影子
走进孩子们光影的世界
项目背景
“光与影”是一个探索性比较强的生活化活动。在课程中,幼儿从自主探索出发,在与“影子”的亲密接触中激发兴趣、探索思考和创意表达。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兴趣,循着孩子的好奇心,因此,和孩子们开启了一次关于影子的探究之旅。
课程网络图
本次项目化活动中,幼儿从自主探究出发,在与“影子”的亲密接触中激发兴趣、探究思考和创意表达。
项目实施
影子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现象,而为什么会有影子,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影子会长大吗……一系列的问题激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们抓住这一契机,从幼儿兴趣入手,生成本次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影子的世界,进行一场好玩而又神秘的探索之旅吧!
我的猜想
驱动性问题一:影子什么样的?
【关键词:观察·调查】
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和疑问,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光影的特点,孩子们通过观察、视频和调查的方法了解了光影的形成。
光影调查表
户外观察
我们的发现
通过寻找及观察,孩子们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不同的影子,他们发现影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短都不一样,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孩子们也有意识地观察影子的变化。
教师思考
在谈话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影子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利用调查和实践的方式,支持孩子们对影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助推幼儿的成长。
教师支持策略
1.前期调查:项目开展前调查幼儿对影子已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
2.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寻找光和影的秘密。
3.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利用空闲时间与幼儿一同寻找各种影子。
驱动性问题二:影子是从哪里来?
【学习样态:调查、实践观察、表征】
👧延歌:我发现太阳下面会有影子。
👦瑞瑞:每个东西的影子都不一样,我在小区里的池塘也看见过我自己的影子。
👧月月:我在家里的客厅看到灯光下面也会出现影子。
幼儿的收获
在孩子们的对话中发现孩子对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很感兴趣,他们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出:影子可以通过太阳光、灯光、反射、折射形成。
教师的思考
在了解了影子可以通过太阳光、灯光和反射等条件下会出现,那么还有什么物体会发光呢?它们都会产生影子吗?
教师支持策略
1.孩子们知道了影子可以通过太阳光、灯光、反射折射形成后,引导孩子们寻找幼儿园里由这些形成的影子,并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促使幼儿拓展思维,会发光的物体都一定会产生影子吗?引导幼儿思考。
3.鼓励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寻找会发光的物体,探索它们是否会产生影子,并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光源大调查
孩子们发现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会发光,那这些光都有什么作用呢?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幼儿的收获
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询问爸爸妈妈,与同伴们激烈讨论和交流后。孩子们发现光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路灯可以照亮车和人,使他们不会迷路;阳光可以晒干衣服和使植物快快长大;家里的电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读书。孩子们了解到光对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我们离不开光。
驱动性问题三:只有人类有影子吗?
【学习样态:时间观察、讨论】
除了人有影子,其他东西会有影子吗?我在幼儿园操场上看到了牌子的影子,还有大树的影子。我看过了操场玩具的影子,很大很大的。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太阳下也有影子。我的手比一下动作也有影子的,而且还能变小动物。跟着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
户外组
我和影子玩游戏
影随身动,戏随光现,游戏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知和体验。“影子真顽皮,和我一起玩游戏,学我跑,跟我跳,躲躲藏藏甩不掉。”在玩踩影子过程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影随身动。
幼儿的发现
在太阳底下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影子一直都是跟着我们的,我们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那里,我们做什么动作,影子就跟着一起做。我们不动的时候,影子也是不动的。
室内组
影子跟我们如影随形,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孩子们每天都能发现自己的影子,或长或短、或高或矮、或者跟着自己跑....动物的影子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帮动物找到它的影子吧!
幼儿的发现
小朋友拿出动物模型用手电筒照出的玩具影子,发现狮子的影子也是和狮子一样的,只不过是黑色的。
教师的思考
在分组实践探究影子是否会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都经过了实践验证和思考,我们用实践验证的方式,利用室内手电筒和室外太阳的光源完成一次与影子亲身体验的方式,了解影子是否会动的原因和关系,每个孩子都尝试与影子一起游戏,表达自己的观点,无形中锻炼了孩子们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的收获
在实践验证的过程中,幼儿主动思考,仔细观察,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资源进行实践探究。在一次次活动那个中幼儿积累了经验,所以在下次碰到问题的时候会思考该如何解决,身边是否会有工具可以解决。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还会与同伴合作,一起商讨、一起体验实践操作带来的乐趣。
教师支持策略
1.教师引导和支持幼儿,给予他们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2.为幼儿提供幼儿所需要的材料,帮助幼儿进行验证猜想。
3.收集整理幼儿的相关绘画的表征,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及问题,便于下一步的探究。
驱动性问题四: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学习样态:实践观察、操作】
影子这么有趣,孩子们回家跟爸爸妈妈玩起了“影子变大变小的游戏”。
我们的结论
通过实践操作,孩子们总结出当手电筒离物体近时,影子会变大;当手电筒离物体远时,影子会变小,近大远小的变化。
驱动性问题五:为什么影子有时候长有时候短呢?
【学习样态:实践、观察、记录】
老师的话:面对孩子们的疑问和猜测,为了能了解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候长有时短原因,孩子们通过实践求证的方式寻找答案。并分时段进行验证,在上午10:05左右和当天下午15:15左右去观察影子的长短变化,并把自己的观察验证的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幼儿的收获
通过当天上午和下午两个不同时段户外实践验证,孩子们发现了上午10:05点左右,太阳在头顶上方,照射的影子短的,就在自己的脚下。而下午3:30左右的太阳已经跑到头的后面去了,而且影子也变得长长的,在实践验证的过程中,幼儿学会观察比较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疑问和猜想。最后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影子变长变短和时间、太阳的位置等有关系不同时间,太阳的位置也不一样,影子的长短也就不一样了。
教师的思考
面对孩子们的疑问,为了能了解影子有时候长有时短的原因,孩子们通过实践验证的方法进行求证答案。
驱动性问题六:影子都是黑色的吗?有没有彩色的影子呢?
【学习样态:讨论、观察、操作、记录】
我们的讨论
俊宣:我看的影子都是黑色的,房子、滑滑梯、还有我们自己的影子都是黑色的。
悦悦:我觉得彩色的物品,应该会有彩色的影子的我想到一个办法!我们找一个彩色的东西试一试,会不会出现彩色的影子呢?
立坤:美工区里有彩色的毛绒球?我觉得用毛绒球可以让影子变彩色。
念念:我知道,可以用一种彩色的透明卡,让影子变彩色,那样很漂亮的。
我们的猜想
实验结果
幼儿的收获
孩子们通过实验得出:光可以透过透明物体。由于彩色玻璃纸、透明色卡、透明彩色塑料具有透明、彩色的特性,所以光直射穿过形成了彩色的影子。影子就会变彩色的,如果物体是实物的,遮光性能好,光就不能透过实物,所以影子就都还是黑色的。
驱动性问题七:光的折射与反射
【活动样态:实践观察,操作】
筷子、吸管等物体放入到水杯里,为什么断了?一拿起来又没有断呢?
幼儿的收获
通过实践操作,孩子们知道了原来空气和水是不一样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驱动性问题八:影子还有哪些作用呢?
【学习样态:绘画表征】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的存在,有趣的影子,就会有不一样的想象,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影子披上孩子奇思妙想的想法……
教师思考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发现的,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自主探索、积累经验的过程,同时也通过这些探索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科学小知识,打开他们对光和影的认知。
编 辑 : 满瑞雨
初 审 : 肖维 王淑敏
复 审 : 张雯
终 审 : 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