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区城关第一中学
2024年秋季研学实践活动
为响应“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形象”文化复兴的战略口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弘扬中华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2024年11月15日,南郑区城关第一中学七年级师生在汉中辅仁研学公司的组织下特开展“筑梦高校学府·追寻丝路印记·探索古法造纸”主题研学活动。
开营仪式
南郑区城关第一中学副校长古婷致辞
辅仁研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亚岚讲话
南郑区城关第一中学学生代表七年级五班刘怡杋发言
教官团队宣誓
城关第一中学副校长古婷授旗并宣布研学实践活动启动
启程出发
筑梦高校学府
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
陕西理工大学北校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曾是北大 653 分校旧址,校园内保留着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校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学术氛围浓厚。教学设施完备,拥有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教室、实验室等场所,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岁月变迁中持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见证着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大学653分校办学精神纪念馆
励志教育分享会
陕西理工大学两位优秀学子为城关第一中学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励志教育讲座。讲述着梦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梦想。强调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同学们要培养挫折应对能力。并讲解如何设定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坚持执行的方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参观校园
校园的小径蜿蜒曲折,通向各个角落。操场上是充满朝气的画面,同学们奔跑、踢球、嬉戏,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还有那幽静的花园,石凳和亭台点缀其中,是休闲和沉思的好地方,偶尔能看到有人在这里读书、聊天,享受这宁静又美好的时光。漫步在陕理工校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蓬勃的青春力量。
午餐时刻
午餐过后,研学的氛围中又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欢乐。辅仁研学公司精心策划了一场惊喜——为今天的小寿星们送上祝福。
学校领导和辅仁研学公司总经理为小寿星们送上了生日礼物。小寿星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
追寻丝路印记
城固张骞纪念馆
公元前138年,汉中城固籍青年张骞应诏募从汉武帝手中接过代表汉朝威仪和使者身份的旌节,带着随从100多人,从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往返两次历时十三载,凿空西域,足迹遍布新疆喀什、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印度等地,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开拓了闻名华夏通往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促进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并从西域诸国引进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茶叶、漆器、玉器、铜器等从长安传入西方,物资商贸日益通畅。
张骞作为西汉时期的探险家和外交使者,为中国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对于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参观过程中,孩子们被馆内陈列的丰富展品所吸引。展品生动地展示了张骞穿越西域的历程,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张骞的传记、战利品、地图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外交文书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张骞的个人勇气和智慧,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张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千百年来,无数商贾、僧侣、旅人穿越广袤荒凉的沙漠、走过飞沙走石的戈壁,往来于丝路之间,伴随着悠扬的驼铃声,多元璀璨的丝路文化孕育而生。张骞一生两次出使西域,不仅有凿空之功,也对后世中国与西方的联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丝绸之路”的人物代表,时至今日,张骞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忠于使命的精神不断地被后人以各种形式诠释、丰富和升华。
探索古法造纸
洋县蔡伦墓祠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闪耀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去探寻,蔡伦就是其中之一。怀着对这位伟大发明家的崇敬,同学们来到了洋县蔡伦墓祠。
踏入蔡伦墓祠,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立刻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古老的时代。这里松柏常青,墓冢庄严肃穆,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蔡伦不凡的一生。祠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它们像是一扇扇时空之门,引领我们了解蔡伦造纸术诞生的背景。在那个书写不便的年代,竹简繁重、缣帛昂贵,人们渴望一种轻便、易书写的材料,蔡伦正是顺应了这样的需求。
沿着幽静的小径前行,同学们仔细观摩了展现蔡伦造纸工艺流程的雕塑和壁画。从原料的选择,如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常见之物,到挫、捣、抄、烘等一道道复杂工序,无不体现出古人的智慧。蔡伦并非简单地重复前人的尝试,而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改进,最终成功创造出了造纸术。这一发明不仅改变了中国,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让知识的记录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使经典著作得以广泛流传。
闭营仪式
城关第一中学副校长古婷为辅仁研学公司颁发2024年新生素质拓展优秀组织奖牌匾
研学标兵颁奖啦
南郑区城关第一中学教导处主任陈阳、七年级副主任李燕赟做研学实践活动总结
一日的研学之旅圆满结束! 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成,行有所见。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承载的不止有风景,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的锻炼都是一种进步,希望同学们从收获中学会面带微笑,也从成长中面对每一次翱翔。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