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行走的课堂在路上。2024年11月14日,南郑区高台镇初级中学的同学们来到了陕西理工大学、古汉台、尤曼吉青少年科技展览馆。同学们用双眼丈量大学的神秘,用心灵感受历史的韵味,用实践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共赴精彩课堂,开启一段有趣又深刻的研学之旅。



开营仪式




高台镇初级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李润泽致辞

高台镇初级中学八二班学生代表付嘉敏发言

教官团队展示并宣誓

高台镇初级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李润泽授旗并宣布研学实践活动启动
启程出发




陕西理工大学




踏入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校史馆,就像翻开了一部生动的史书。

从校史馆中,同学们能清晰地看到学校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从最初的汉中大学起步,历经变迁与合并,最终成为如今的陕西理工大学,每一步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心血。这里有历任领导对学校关怀的珍贵留影,那些瞬间见证了学校在政策指引下茁壮成长。



馆内陈列着名师们的事迹,他们犹如璀璨星辰,在教学科研领域发光发热,为学子照亮前行的路。杰出校友的成就也让人赞叹,他们从这里出发,在社会各个角落展现理工大的风采。学科建设板块详细展现了学校学科发展的脉络,科研成果更是数不胜数,那些专利发明、学术著作彰显着学校的实力。

校园文化部分,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独有的精神内涵,校训精神如同一座灯塔。而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像是岁月的使者,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次研学,让我们对陕西理工大学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热爱,它的历史将激励我们奋发向前。


走进陕西理工大学的西北联大纪念馆,仿若踏入一条历史的长廊。

这里生动展现了西北联大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北联大师生不畏艰难,为教育事业坚守。简陋的教学条件,却孕育出无数璀璨的学术之星。珍贵的史料、图片和实物,重现了联大师生上课、做研究的场景。从这里,能看到教育在困境中顽强生长的力量,感受到先辈们为传承知识付出的心血。此次研学,让同学们铭记历史,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为知识的追求而奋进。



古汉台



楚汉相争时期,公元前206年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不久刘邦率众从子午道来到汉中。这里是刘邦在汉中当汉王时的王府,他驻过的高台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刘邦在此重整旗鼓,拜韩信为大将,经过精心准备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掉三秦王,一举夺得天下。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定国号为“汉”,古汉台也成为了汉朝的一个重要历史象征。

踏入古汉台,就像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古老的气息。走进大门,古汉台的建筑尽显古朴典雅,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在陈列馆中,珍贵的文物琳琅满目,从古老的碑刻到精美的陶器,每一件都在诉说着汉中往昔的繁华与沧桑。我们仿佛能看到古人在此处生活、劳作、创造文化的场景。漫步其间,了解到汉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意油然而生,这一趟研学,让古老的文化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扎根。





午餐时光





尤曼吉青少年科技展览馆



汉中尤曼吉青少年科技展览馆是向同学们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科普教育基地。它涵盖光学、数学、电学、力学、物理学等多方面的科学原理,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在救援馆、光学馆、科技馆、镭射激光打靶场等场馆,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科技的神奇与美丽,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救援馆




科技馆




光学馆



生物馆




民俗馆



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科技体验馆,不但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也让同学们明白了许多科学神奇奥秘的道理,真正做到让书本里的知识“活起来”。
实践体验:50米镭射激光打靶



闭营仪式






高台镇初级中学教导主任王强为研学表现优秀学生颁发“研学标兵”荣誉证书

高台镇初级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李润泽做研学实践总结发言

此次研学之旅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无论是陕西理工大学的学术之光,古汉台的历史韵味,还是尤曼吉科技展览馆的创新魅力,都将化为同学们前行的动力,激励同学们在求知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