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往图们800多公里,我们一天赶不到,沿鹤大高速跑了不到一半路程,下午5点多钟在七台河市郊找宾馆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马不停蹄赶到图们住进了市区的民宿,吃晚饭后来到了图门江广场看夜景。
图们市因图们江而名,在图们江下游。图们原名灰幕洞,于1933年5月改名为图们。"图们"为满语,意为河流众多,自1881年到1933年分别属于珲春副都。1933年敦图铁路开通后,“艾蒿甸子”改称图们,隶属延吉县。1965年5月,设置图们市,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图们江发源于中朝边境的长白山山脉主峰东麓,江水由南向北流经中国的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珲春市四县市,朝鲜的两江道、咸镜北道以及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最终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图们江的总长度为525公里,其中510公里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15公里是俄朝界河。
图们江广场紧邻中朝界河图们江,与朝鲜南阳地区隔江相望。广场于2010年7月建成,现在又扩展升级,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工程正在完善中。广场面积很大,设施齐全又新潮,处处展现着边境城市中朝友谊的内涵。
图们市有门亲戚,我没提前联系系,因为事先并没计划一定要来图们。这来到图们江广场,就联系了二姨家的小表弟。二姨在前几个月刚去世,我们路远没专门来。一会表弟来了,我们在广场合影留念。表弟还拉我们到市郊的大表姐家去见了一面。
第二天早上在表弟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图们的边境国门,边境一条街就在图们江广场江畔上,沿江路十分漂亮,游客纷纷打卡留念。口岸景区门票20元。
图们口岸位是中国对朝鲜的第二大陆路口岸,包括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两部分。公路口岸对面是朝鲜南阳国际口岸,距离朝鲜清津177公里。铁路口岸通过铁路可直达朝鲜的罗津港、清津港,并可经朝鲜豆满江(图们江)到达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吉林省连接俄远东地区的主要通道。当年金正日访问中国就是从这个铁路口岸入境的。大家知道金日成爷们是从来不坐飞机出行的。
十五年前来图们看望二姨一家时,口岸边境还十分简陋,公路老桥允许游客走到中间的黄线。而现在建好了新的公路桥,老桥早封闭了。
早上往珲春市赶去,那边有个非常著名的“一眼望三国”景区。130公里大多是走国道,接近珲春下起了雨。我们到了“东方第一村〞防川时雨下大了,只好找个避雨的地方吃中饭。
防川村位于吉林省珲春市,地处中朝俄三国的交界地带,是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村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这里是中俄边界的重要谈判地点。1886年,中俄双方在此重勘边界,设立了“土字碑”等界碑,确立了边界线。
吃过中饭,第三次来第一村景区门口,雨仍然很大。但是我们不能再等了,三个男人冒雨进入景区,女人们和孩子在车内等候。
景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游客在这里可以一眼望到中、朝、俄三国。主要观赏点龙虎阁是置高点。站在这里,游客能看到图们江在防川村处汇入日本海,左边是俄罗斯的小镇,右边是图们江和朝鲜的村庄,形成了“一眼望三国”的特殊景象。
因为雨大雾厚,一眼望三国虽景好,但我们却看不清楚。在龙虎阁上看也白茫茫的一片,只有看到指示牌,才知道哪里是朝鲜和俄国。
防川村在历史上命运多舛,几经周折。
1938年张鼓峰事件。张鼓峰是防川的一座山峰,因日俄之间的“张鼓峰战役”而闻名,这场战役发生在1938年7月30日,苏联和日本在张鼓峰地区展开激烈战斗,最终苏联控制了该地区。日苏在该地区的军事冲突导致防川村被日军占领,直到1947年重新建村。二战后,防川村被苏联占领,直到苏联解体后才回归中国。
1957年图们江洪水。由于图们江洪水泛滥,防川村与中国大陆隔断,成为“飞地”,直到1992年我国政府投资修建了洋馆坪路堤,才重新连接起来。
关于珲春的出海口也是个吸人注目的问题。历史上图们江曾是中国内河,但在19世纪末因《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被割让给俄国,导致中国失去了出海权。然而,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重新赋予了中国船只沿图们江通海的权力,尽管由于俄朝铁路大桥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行小船,且条件苛刻。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图们江出海口的建设上有所合作,例如扎鲁比诺港的建设,旨在改善物流运输条件,但目前出海口的使用仍面临一些限制。所以,珲春作为一个口岸,面对着一眼看三国的有利位置,却一真处在有开发的前景而不能开发的尴尬境地。
尽管下着大雨,游客还是不少的。联系了一下小草队组,此时他们正在鸡西虎林景区,但因下雨珍宝岛封闭了,没能进入游览。他们是两天以后到珲春的,然后再去的图们口岸。
再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里,图们江与我国与朝鲜的边界长500多公里,为什么志愿军入朝作战时走鸭绿江而不是图们江?搜了下网上,答案是最简单明了的是:鸭绿江位于辽宁丹东,位置在图们江的南方,便于我们集结部队。而图们江位于吉林省(中俄朝三国交界),集结部队入朝,不可能舍近求远,去绕路走。走丹东的鸭绿江入朝是最便捷的路线。
(本文图片视频来自行走G331东北段队友,有关资料采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