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提升教师学科能力和专业素养,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新课标理念落地,形成“教中研”“研中教”的教研生态,新城道小学于10月中旬起开展了“一个课例多次研讨”主题式教研活动。
前期研讨
二年级语文组活动的主题围绕“ 低年级寓言类课文教学方法探究”培养展开,参与的四位老师根据主题对《坐井观天》这一课进行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查找资料,观摩名师课堂,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多样的任务情景创设,呈现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编者将寓言故事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其用意是借助寓言故事这个文本,教学生识字、写字、朗读,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由此不难看出,小学低年级的课文,不管是什么文体,主要是用来教学生识字、写字、朗读的。
焦慧芳老师第一讲
10月17日,焦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第一讲。焦老师抓住重点回归文本,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文章的含义,使教学有一个水到渠成的效果。突出重点,贴近教学目标。教态自然,语调亲切,鼓励孩子的语言很多,课堂氛围好。抓准朗读定位,重点指导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语气,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焦老师开展了多种朗读方式,自由读、评价读、全班读、指名读等等。整堂课焦老师始终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始终积极的投入学习,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段雪薇老师第二讲
10月17,段雪薇老师承接第二棒,再次为我们带来了妙趣横生的一节课。课一开始,段老师用小青蛙的谜语导入紧紧抓住学生视线,之后结合生活实际及图片示例,用直观、形象的版贴理解“井沿”,并让学生来贴一贴小鸟和青蛙所在的位置,从而明确“井沿”的具体位置。然后进行贴近生活的拓展“床的边边呢?(床沿)窗户的边边呢?(窗沿)帽子的边边的呢?(帽沿)”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沿”的意思。
课堂上通过学生自己阐述识字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字词教学。阅读指导上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如“飞了二百多里”,联系学生研学的亲身经历,使学生不仅读出了情感,读出了韵味,读出了不同节奏,更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积累,扎实有效地突破了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段雪微老师说课,确定单元具体概念及核心目标,并构建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围绕《坐井观天》一课分享学习活动设计:多种方法巧识字、声情并茂读课文、巧妙提问练思维、分类指导学写字。刘春瑜主任评课强调低年级教学应重视识字教学,同时本单元教学指出可以让学生从做一做、说一说、演一演等形式中发挥想象,展开争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阚姗姗主任肯定了段老师对重点文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时指出要加强朗读指导,可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读出不同节奏,重音、长音、语气等。
邓博老师第三讲
10月24日,邓博老师在改进前者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创新。邓老师在识字方法的指导时,有意识地将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喝、渴”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习得书写的方法,掌握书写规律。更要根据偏旁区分两者的意思,让学生达到会认,会用。认识“井”字时,教师先出示生活中“井”的图片,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井”的意思;教学“无边无际”这个词语时,邓老师先后出示了四幅图片,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无边无际”这个词语,另一方面还结合具体图片的情境,让学生积累语句。
阚珊珊主任就课文理解层次进行了深入指导。
陈蕾老师第四讲
10月28日,准备充分的陈老师进行了最后一讲。陈蕾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掌握寓意。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在多轮朗读、识字认字的基础上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质疑问难,设置阅读期待。在精读课文阶段,充分利用分角色朗读和重点句对比朗读,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创设了续编故事的环节,启发学生想象,充分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
后期总结
组内老师们“你讲我听,我讲你听”,在前一位老师上课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备课、总结改进,再次上课。“讲课、观课、议课、改课”,人人有任务,人人需思考,每个人都是教研的主角。老师们立足课例,静下心来深读课标、深研教材、深耕课堂,带动着思想的变革和思维的进阶。最终,在阚珊珊主任,刘春瑜主任和葛艳辉主任的带领下,二年级语文组形成了最终教案。
一课多研,连环跟进。在“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研究的有效循环、螺旋上升。通过持续的集体备课和课堂实践,老师们教学理念得以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搭建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达到了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目的。
供稿:二年级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