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我们熟知的所谓“煤气”中的主要成分,这种气体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而且一氧化碳在密度上与正常空气没有太大差别,可以与空气完全融合,所以空气中一氧化碳累积,大家并不容易发现。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
02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有哪些?
1、生活用煤不装烟筒,或是装了烟筒但却堵塞、漏气。
2、室内用炭火锅涮肉、烧烤用餐,而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停留时间过长。
3、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4、冬天在门窗紧闭的小车内连续发动汽车,产生大量含一氧化碳的废气。
5、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
6、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管道中一氧化碳浓度为25%至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03
煤气中毒的类型有哪些?
煤气中毒因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
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
04
煤气中毒的救护措施有哪些?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转移至户外开阔通风处,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应迅速关闭煤气开关。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病情稳定后,尽快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7、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05
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1、在冬季用煤炉取暖时,煤炉首先要装上烟筒,并检查煤炉和烟筒是否漏气,烟道有无堵塞,是否通畅,并根据当地风向确定排烟方向,以防灌倒风。
2、俗话说:“宁可冷清清,不能烟熏熏”。晚上睡觉时,不要堵上炉火的风门,屋内要设通风口,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
3、刚刚生好的煤炉,最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并等炉火着旺后,再封火。封火后对燃烧未尽的炉灰,应及时清理。
4、增强安全意识。从预防做起,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做到定期检查烟筒和烟囱是否漏气,是否堵塞。长时间停火后,再生火时一定要检查烟筒和烟囱。确保自身的安全。
06
对煤气中毒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思想麻痹。煤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在不少人认为不会产生煤气的时候,煤气却已存在了。其实,所谓煤气就是煤、碳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只要有煤碳燃烧,就会产生煤气,特别是氧气供给不足的燃烧,如火炉在烧旺之前或将熄灭的时候,产生的煤气更多。
误区之二:把人冻一冻或灌些醋、酸菜汤就可解毒。发生煤气中毒后,轻者只要把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就可以逐渐恢复,重者使用高压氧舱治疗效果也很好。但寒冷及醋、酸菜汤并无解煤气之毒的作用,如果把病人抬到寒冷的地方,反而会使病人因受凉感冒或并发肺炎而加重病情,或因延误抢救时间而带来严重后果。
误区之三:有些人认为,煤气中毒经抢救恢复了健康后就平安无事了。实际上有的中毒者过2周至3个月时间又突然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症状,往往被误诊为脑出血、精神病等。其实,这仍是煤气中毒的特殊表现,只要把救治时间延长一段,就可防止发生这些后续症。
误区之四: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或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有些人认为在火炉上放些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之类,或放一盆凉水,或在地上洒些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其实白菜叶之类不能与一氧化碳起任何化学反应,一氧化碳也不能溶解在水里,因此,这些东西都不能解煤气之毒,自然也就不能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