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小动物都需要喝水,《纲要》中也指出: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班级,看看中三班孩子们关于喝水这件“小”事的收获吧!
户外游戏后,老师提醒孩子们喝水:
凡凡老师说:“孩子们,等会儿到教室咱们要喝一大杯水!”
安雅琪说:“喝一小杯。”
胡一瑾说:“怎么又要喝水啊?”
为什么不喜欢喝水呢?采访一下班里的孩子们……
李潍说:“白开水淡淡的,没有味道。”
李昕冉说:“喝水了就会想小便,会尿床尿裤子。”
洪瑶说:“我想玩玩具,不想去喝水!”
张煜皓说:“喝水就会上厕所,我不喜欢上厕所。”
经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已逐步建立起对班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但他们总在每日的饮水环节状况百出:不爱喝水、未养成喝水的习惯。在孩子眼里喝水变成了一件“任务”。他们的行为也反映出班级孩子自主饮水意识薄弱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从“要我喝水”转变到“我要喝水”,成为班级急需解决的问题
课程思维导图
目录
第一章—喝水小调查
第二章—喝水很重要
第三章—喝水有讲究
第四章—喝水真有趣
第五章—节约用水,我在行动
第一章—喝水小调查
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观察了解孩子们的喝水情况,那么在家中孩子是否喜欢喝水?又喜欢喝什么样的水呢?我们通过调查表的方式向家长进行了解。
妈妈说多喝白开水,对身体好,妈妈经常让我去喝水。
我最喜欢可乐和奶茶,甜甜的,我也喜欢喝白开水。
我喜欢喝牛奶,但是在家里妈妈总是让我多喝白开水。
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在园喝水经常都需要提醒,很多幼儿一日饮水量偏少,更喜欢饮料和果汁。因此,我们和孩子一起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喝水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多喝水。
第二章—喝水很重要
绘本故事《咕咚咕咚喝水啦》
从绘本故事中,孩子们了解了水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喝水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看完绘本故事,再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武梦琪说:“多喝水拉粑粑会更快!”
刘文雅说:“喝了白开水,会很暖和。”
张昊哲说:“多喝水,小嘴巴和手就不会变得干干的。”
通过和孩子们的对话讨论,我们发现,关于喝水的问题,孩子们有一定的认知,知道喝水是很重要的。于是我们鼓励孩子主动去喝水,能做到随渴随喝。
喝水VS饮料
从绘本故事中,孩子们了解了水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喝水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补充水分很重要,那我们喝饮料行不行?
小朋友们纷纷热议起来,我们在班里顺势开展了一场小小辩论赛......
饮料战队
胡一瑾说:“奶茶,小孩子喝一点点没关系。”
郝柏钰说:“饮料甜甜的,我喜欢喝。”
白开水战队
牛星苒说:“多喝水对身体好,我喜欢白开水。”
李昕冉说:“生病要多喝开水,打败病毒。”
我来投票
经过小朋友投票,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白开水获胜!
观察绿萝,喝水真的很重要
把一株绿萝放在清水瓶子里,另一株绿萝放在没有水的瓶子里,之后便是静静地观察探索植物和水之间的秘密。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七天
第十天
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水的植物和没水的植物长势差距越来越明显,孩子们观察到有水的植物变得茂盛,叶子是绿油油的;没水的植物渐渐枯萎,叶子开始发黄、凋谢。通过十几天的观察,孩子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究出植物也需要喝水的秘密,明白了喝水的重要性。
第三章—喝水有讲究
喝水很重要,那怎样喝水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能够主动地去喝水,但是问题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打翻水杯,弄得身上、地上到处都是;于是,与孩子们再一次进行了讨论交流…
赵子昊说:“为什么会撒一身水呢?”
王凯风说:“倒的太满了。”
胡一诺说:“刚才他碰到我了水就撒了。”
刘文雅说: “没拿稳会打翻水杯。”
怎样才能不打翻水杯?
两只小手拿稳小水杯,一手拿着把儿,一手扶着它
少接点水,慢慢喝
接好水,站稳了再喝
怎样去接水?
站在定位点上
排成一条直线
两个两个的进去接水
什么时候去喝水?
流汗后要喝水
口渴后要喝水
生病后要喝水
运动后要喝水
第四章—喝水真有趣
杯子对对碰
孩子们在自己最期待的游戏“杯子对对碰”游戏中,努力将水杯的水全部喝完,可获得小贴纸。慢慢地,孩子们在成功感得到满足的同时,也逐步养成了每天喝水的习惯。
实验:乌鸦喝水
我是小小设计师
第五章—节约用水,我在行动
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节约用水。一杯水虽然不多,但它的作用可不少。中三班的小朋友们想了很多节约用水的好办法。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接多少,喝多少
喝剩的水可以浇花
关紧水龙头
课程反思
《指南》健康领域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目标中提出,幼儿应“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中班幼儿应“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我们重视幼儿的一日饮水活动,并以此为教育契机,从中班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积极引导鼓励幼儿从“我不想喝水”变成“我要喝水”,大部分孩子掌握了喝水和握水杯的正确方法。活动中,教师在解读的基础上支持幼儿的发展,在真实的生活中探索、发现、尝试,生成并巩固新的认知结构,实现经验的意义建构。
策划:姚丽芬
撰稿:吕雅凡
终审: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