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踏歌行,跟岗研修再一程——赴上海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跟岗纪实

HL
创建于11-11
阅读 29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简介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简称“静教院附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以“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创学生最近发展区施教”为办学理念,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整体改革。学校在特级校长张人利的带领下,提出了后“茶馆式”教学模式,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业效能。该校学生不仅学业成绩优秀,还实现了“更多、更少、更好”的态势,即学生睡眠、体育活动增多,学生补课、作业量减少,师生关系改善。此外,学校从1999年开始实验双语教学,积极创设双语学习大环境,并开设多门双语拓展型课程。学校追求“绿色升学率”,提高教育有效性,为学生成功的人生奠定基础。

校园掠影:初见的印象

理念浸润:启智新篇章

       2024年11月11日,海南省中小学教研员上海集中研修团一行到上海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跟岗实践。

       参观之初,我们聆听了张人利校长主讲《课堂教学研究的教学方式视角》的专题报告,这是一个深入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重要议题。张校长从教学视角研究课堂教学,推进当前课标实施。

     张校长从“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历史演变,介绍了不同时期及主流教学方式的分类以及对现代教学方式的影响。他主张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教学方式与学习效果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学科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不同,如系统性适用于数理化学科,道德与法治等更适合主题性学习等。所以不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如何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张校长结合了他三十多年的教育经历和对比过内外教育的思考,分享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它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张人利校长坚信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1998年起,他兼任静教院附校校长,推动了学校从一所典型的九年一贯制薄弱学校向“上海新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转变。他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10年实践。“茶馆式”教学提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领导式教学,强调教学的平等,强调先学后教的教学顺序

静。

      教育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传承,更需要发展,结合新课标理念,教院附校以张人利校长为组长建立的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教学效能的研究》,产生了教育研究核心成果——后“茶馆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传承精髓并实现跨越式的新发展:1.变从“书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2.发展成不确定“读、练、议、讲”等的教学用时;不规定“读、练、议、讲”等的教学顺序;不拘泥“读、练、议、讲”等的应用完整,教学方法更灵活。3.确立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教学价值取向。

      在后“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静教院附校进一步实施了“深度整合式教学”,统整实施多门国家综合课程,形成主题引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主题实践探究和跨学科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设计逻辑,以学生自我建构教学为核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能,并荣获了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佳绩。张校长的领导和改革举措,使静教院附校在短短几年中走出困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学生的近视率低于上海市的平均值近20%,中考成绩优异,赢得了家长的良好口碑。静教院附校的改革不仅在教育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地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午休过后,王捷老师通过微讲座《有教育灵魂的学校建筑》,带领大家从各视角了解与欣赏学校的建筑美学与文化底蕴。

      

     静教院附校的建筑设计坚持儿童立场,打造安全健康环境。空间设计上,将传统教学区、体育区、学术区和生活区重新拆分,动态重组,形成“交叠校园”。这样的设计使得布局适应年龄需求、近地满足儿童活动的日常活动需求。学校将采光最好、通透性最佳、环境最安静的“黄金地段”留给了学生,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和重视。 环抱型建筑格局:校园的整体建筑构成“环抱型”格局,教师办公室设于外侧,给人一种办公室环抱教室、教师围绕学生的感觉,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也推动教师围绕学生“转”,让学生更容易找到老师。“江南灰白”与“哈佛红”的融合,既体现对教育的理解,也与上海中心城区老静安的协调。两个校区的设计风格文化韵涵,无论是校园的主色调、环境设计、功能设计,甚至教室的命名,都将中西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窗外风景:走访有灵魂的校园

       在王老师的结束和讲解下,大家走访了,大家纷纷赞誉:静教院附校新校舍的高颜值和细节设计,如校门口的图书馆、跨学科的“趣谱”实验室、能射击滑雪的交互式体育馆、有假山池塘的下沉式庭院等,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校园的美学价值,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学校处处透露着以生为本的理念,学校中的每一栋楼、每一个教室、每一堵墙、每一个阶梯都仿佛会说话一般,营造了优渥的校园环境;学校的教育理念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成为健康的自然人;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让学生成为适合未来的社会人…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静教院附校独特的建筑美学与文化,使其不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有教育灵魂、有温度的学习空间。

回声悠扬:归途的思索

      嘉积中学李智勇:本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教学理念确实需要与时俱进地变革。“后茶馆”式教学的提出,彻底打破了我之前对教学固有模式的认知。它使我更加明白,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是一种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过程。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充分释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量。

乐东县教育研究培训学校   裴莉琪: 教学方式优化是关键途径。张老师话语如明灯。“题目不会出,课上不好”揭示教学连贯性;启发式教学引出懂与不懂,碰撞交融;问题群落实即因材施教。这些如指南针指引方向。深度整合式教学,深度是灵魂,整合是桥梁。共同铸就高效课堂,为学生成长搭台。

乐东县教育研究培训学校  张浪: 聆听了张人利校长专题讲座我深受启发,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张校长分享的后 “茶馆式”教学,让我明白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让我深刻认识到课堂不应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的舞台。同时从张校长分享的深度整合式教学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深度整合式教学,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各学科的孤立存在,而是打破界限,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校长的讲座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亚市第三小学林荣娇:聆听张校长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教学方式视角》讲座,我深感启发。张校长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重要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次学习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将努力实践于日后的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三亚市崖城中学卢幸菊:今天聆听了张人利校长的讲座,深受启发。张校长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式,深刻体现了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丰富实践经验。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互动与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智慧的启迪和个性的培养。张校长的教学艺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三亚教育科技卫健局李少珍:今天我们有幸聆听到張人利校长的讲座《课堂教学研究的教学方式视角》,收益颇丰。张校长讲授LV的一个崭新的概念一一一后“茶馆式”教学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它改变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强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自己进行建构。它的课堂教学实践两个基本特征: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教学论阐释) 2、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认识论阐释) 。后"茶馆式"教学根基于深度整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具普适意义的深度整合式教学实施要素包括主题方案设计、学习流程建构、评价方式变革……

三亚吉阳区南新小学朱咏霞: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张校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刻的哲理系统阐述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平静的内心慢慢泛起涟漪。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特别是后“茶馆式”教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后“茶馆式”这种教学模式让我意识到,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未来诗篇:展望的羽翼

静教院附校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在于其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更在于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我们要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撰稿:黄丽

摄影:李少珍、李智勇 、 黄小红、 林荣娇、朱咏霞、窦春艳

阅读 29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