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古市寻祖记
一、从宪公迁居松阳之溯源
在廖氏家族的历史长河中,子璋公夫妻随次子从宪公,在中原大乱时期毅然决然从京都洛阳南迁至松阳这片沃土建功立业的壮举,不仅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此次迁徙不仅是对家族命运的重大转折,更是廖氏家族在江南地区繁衍生息、枝繁叶茂的起点。自2015年我初涉廖氏家族历史以来,续编家乘、族谱、追宗溯源查考祖墓、研究家族史便成了我人生最后的夙愿。然而,松阳县是浙西南肇始之县,东汉建安四年(199年)置县,当时松阳县境东至缙云山“大洋”,北与永康相接,西与“太末”县(龙游)为临,南伸“永宁”(温州)之地;区域之广,覆盖今天的丽水、金华、温州地区。要想找到一千七百多年先祖迁徙地,谈何容易。果真找到子璋公及后人的坟墓所在地其意义也是非凡的。
松阳县最早的两个乡为会稽郡章安县南乡和旌义乡。清乾隆《松阳县志》载:“旧志云:初,县治建于旌义乡之旧市(今古市)”,从宪公南迁时间约在永嘉之乱前夕的公元300年前后,彼时松阳县城位于古市镇,因此可以断定从宪公迁居地即为松阳县旌义乡诚信里归仁堡,即今日的古市镇境内北部地带地势较高的卯山周围。
从廖氏族谱记载和《中国廖氏通史》上册87页的记载,我们终于在历史的迷雾中锁定唯一线索——“松阳县城北五里”,这一关键信息作为我们探寻之旅的灯塔。
经过深入考证,发现廖氏族谱中反复提及的“顺义乡”,在古汉语中“旌”与“顺”发音相近,经查《松阳县志》等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只有“旌义乡”,“旌”与“顺”一字之差,且在古汉语中“旌”与“顺”发音相近,推断“顺义乡”实为“旌义乡”。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长期困扰我的谜团,更为廖氏家族寻根问祖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2、 祖墓探寻之路
方向确定后,2022年10月10日,我怀揣着对先祖的无限敬仰,约集遂昌县宗亲会会长廖文森、副会长廖松青(当地颇有名望的风水师)一同踏上了前往古松阳县城(今古市镇)以北五里的寻找祖墓之途。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廖氏自河南洛阳迁往浙江松阳的始祖子璋公及其后人的安息之地。
在卯山后村,我们幸运地遇到了廖云生一家,这是我们在当地找到的第一家廖姓。他们虽对家族历史知之甚少,但那份淳朴的热情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交谈中,只知是武威郡,在此居住已有六代,其他情况不知所以然,说邻村有叫黄坑口村,不知有横溪。据我们现场测量,此地距古市镇五里也与记载相符。有一条溪源自遂昌县廉竹乡境内出口并入松阴溪,叫梧桐源不叫横溪,但比较符合族谱记载的横溪。饭后我们又到叶川头村找到廖永强一家同样说不出什么。因一千多年时间跨度太大,几经开发面貌全变,加之没有墓碑等重要依据,所以寻找祖墓之事恐难如愿。但我们不肯放过一线希望。根据族谱记载的祖墓在城北五里这一记载,锁定以叶川头村为中心及黄坑口、卯山后等几个村为寻找范围。随后,我们转战叶川头村,同样未能获得直接的线索。然而,找到第二家廖永强关于古市镇曾有过“廖氏祠堂”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尽管祠堂已不复存在,但那份对先祖的怀念与敬仰却历久弥新。
面对茫茫松古平原的现代景象,我们并未气馁。根据族谱记载和现场勘查,风水先生廖松青运用罗盘定位、风水学说等手段,逐一排查可能的祖墓位置。虽然过程艰辛,但那份对先祖的执着与敬仰始终支撑着我们前行。
根据《中国廖氏通史》上册第86~87页所描述的“赵氏夫人以下有祖坟在松阳县城北,坐壬山丙向,内有铁墓记,外有铁柱二根,葬石峡滩犀牛望月形,寅山申向,亦谕令诚达位下长孙等共四家守坟。迄今地遐年久,未知湮存,故书与庶子孙知所自云。”“73世 世昌,诚希公次子,敕葬于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城北五里,其地有铁布峰、石人物、石狮象,前望南河,后望北海塻地记壬山丙向。娶妻杨氏,生殁不详,葬石峡滩寅山申向”。其中的“松阳县城北五里”这是个不变数,现在仍符合。“前望南河”这条河就是现在的梧桐源,历史上常有洪灾泛滥还是此源,“石峡滩”应该是此源某处地名。基本肯定大方向没错。回家研判后再行进山。
同年10月13日,本人再邀廖松青带上罗盘、柴刀、锄头,等一应工具,备好午饭茶水全束装备,由廖昌麒驾车一早把我们俩送到叶川头山脚。依据族谱记载坟墓的坐向,以罗盘为定向,开始了祖墓寻找。经过十号初步勘察根据卫星地图的研判确定寻找区域以叶川头、卯山为范围。虽然在家里作了各种场景的设想,但到达现场后茫茫松古平原,一派现代景象,所定区域早已今非昔比,全是茶叶、柑桔果园等等,哪里去找寻祖墓痕迹。但我们还是有备而去,很快静下心来。根据现场情况,锁定有风水坐向之独立灌木丛为重点,以罗盘定向与族谱记载相对照逐处寻找,遇到遗弃石碑也要清理干净仔细辩认,不放过任何珠丝马迹,还走访了几位年长的当地村民。略懂易经的松青还叫我随意写几个字算上一卦,我随手写上“寻祖有心先祖显灵”八个字,卦象显示“大吉,谋事成”,虽没有科学依据确大增寻祖之心。也许真是先祖显灵指点迷津,过了十一点时我刚爬上一道田坎,见到两米左右的前方有一块墓碑上显示有“廖”字。我们俩激动万分当即认真上前确认,首先用罗盘紧贴墓碑确认坐向为“寅山申向”与谱“犀牛望月形寅山申向”相吻合。纵览山形地理位置倍感此处与他地不同,奇怪之处还在于多少古墓未见踪迹,唯独此墓尚存。遗憾的是年代久远墓碑表面已脱落的字迹难以辩认,两边年份与落款已不存在,中间大字疑似“廖”字下半部份的人字下面三撇仍较清晰,古时附近几个村只有叶、刘、王、吴姓,与此字形均不符。据此推断此墓为廖氏祖先概率还是极高的。该墓碑高度五十公分、宽度三十公分,墓碑两边紧靠的是青砖,左边的不见了,右边的尚存四十公分高残砖。松青宗亲懂风水择地,可以说见识较多,他说这么小规格的墓碑还没见过,从现场看此墓年代肯定久远。坟墓右侧似有被盗掘痕迹。寻找祖墓是家族中一件庄严之事,我们发现了疑似祖墓的墓碑。墓碑上虽已字迹模糊,但“廖”字依稀可辨,且与族谱记载的坐向相吻合。那一刻,我们仿佛听到了先祖的呼唤,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年的血脉相连。 于是同月18号再次由廖恒寿驾车三人又逐处仔细踏勘一番,也确实见到几处古墓或是叶家的或是墓碑字迹无法辩认的。还有裸露可见的祖墓残迹和古时小规格的青砖。真有种有心寻祖踪不见,三天寻觅无功返的感觉。
三、先祖指引下的再发现
时间转眼到了2024年9月29日,我与廖松青、廖昌麒等陪同世界廖氏总会理事廖幹忠先生再次踏上卯山后村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然而,这次我们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变故——祖墓所在地已被新建的义-松-龙高速公路所占用。正当我们失望之际,准备返回时,两位摘桔子的老伯出现在了我们停车处。经询问得知其中刘姓老伯正是受村委会委托负责迁移无主坟墓的。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被迁至公墓的祖坟及墓碑。那一刻,所有的失望都化为了激动的泪水。
在廖幹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正式向祖墓点起香烛、跪拜叩礼、焚烧纸钱。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先祖的赞许与祝福。这不仅是对先祖的缅怀与敬仰,更是对廖氏家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不虚此行
松阳古市寻祖之旅虽然历经波折,但最终我们还是在先祖的指引下找到了家族的根脉所在。这不仅是个人心愿的实现,更是廖氏家族历史的一次重要发现。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为廖氏家族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浙江.遂昌.子璋公四十五世、花公二十五世 廖光腾
二〇二四年十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