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依靠大脑的基底核运行。麻省理工学院发现,基底核在大脑深处,靠近脑干,也就是脊柱与大脑结合的位置,具有更老更原始的结构,它控制我们的自动行为,比如呼吸和吞咽。
基底核是回忆行为模式以及一次行动的核心,换言之,基底核甚至在大脑其他部分沉睡时,都在存储生物的习惯。
习惯包括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形成的回路,以及对奖赏的渴求产生对这个回路的驱动力。
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
如果让大脑自由发挥,大脑就会让几乎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因为习惯能让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
其实,这也是大脑对重复动作自动规范化的过程,实现规范化后将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率,节省能量。习惯形成以后,针对这个惯常行为,大脑将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大脑要么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
根据习惯回路原理,要建立一个好习惯,首先确定你要形成的好习惯的惯常行为,接着确定合理的暗示,最后一定要设置合理的奖赏,这个奖赏对自己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渴求,让渴求驱动这个习惯回路运转。习惯从来都不会消失,它会嵌入大脑的结构中。但是我们的大脑无法区分出好习惯和坏习惯,所以如果你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会一直蛰伏在你的大脑中等待正确的暗示和奖品的出现。
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已有的不好的惯常行为,形成一个由暗示、新的惯常行为和奖赏组成的回路,并找到驱动这个回路运行的渴求。发现自己习惯回路后,就找到了去驱动自己行为的奖赏、诱发习惯的暗示以及惯常行为本身,这样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惯常行为了。通过围绕暗示设计,选择能够满足所渴求的奖赏的行为,就可以改善我们的习惯。制定一个计划,来不断刻意训练新的回路,我们所希望的习惯回路将逐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