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惩无用论”是著名教育专家蒙特梭利主张的重要教育观点;蒙特梭利认为,在教育环境中,是不主张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或惩罚这样外在的刺激,应该去激发儿童内在的持续学习的内部动机。但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就简单理解为孩子不需要去奖励和惩罚;我们就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以下几点:
一、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等人在20世纪80年德西等人指出,个体有一种天性──想相信他们是凭自己的意志力来活动的──是因为他们想做,而不是他们不得不做(DeCharms,1976,1984;Deci,1975;Deci & Ryan,1985)。他们认为人们形成了影响他们的信息解释的不同的因果取向: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从个人取向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把自己知觉为他们自己的行为的原因,这种他们称为因果的内在点,又叫做自主取向;另一种情境是个体相信他们的行动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取悦他人,或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叫做因果的外部点,又叫做控制取向。当人们因果点是内部而不是外部时,人们更可能被内在激发来活动。
根据该理论,当一个人自我内心来选择来采取某项活动,而不是完成某个外部目的时,同样的活动更可能被激发或更快乐。
自我决定论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家把人的动机分为以下几类,现在我们以儿童在蒙台梭利教育环境下的工作为例,来更具体阐述:
1、缺乏动机:不愿意操作工作,主观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与能力、无掌控感,无法预计结果;
2、外部调节动机:服从操作的原因是老师或者家长要求必须操作,有奖励与惩罚;
3、内摄调节动机:儿童认为自己工作了, 会让老师会开心,父母高兴;
4、认同调节动机:儿童认为操作工作后会比他人厉害,让其它小朋友羡慕;
5、整合调节动机:儿童认为操作工可以更有智慧,更强大;
6、内在调节动机:仅仅是享受工作的过程,不计较成功与失败,工作中处于“福流”中,身心合一;
二、如何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的种类包括三种:
第一种:对于活动本身的兴趣;第二种:完成活动的乐趣;第三种:任务对人的能力的挑战;
按以上的内部动机种类认知,我们在教育中有三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01勿用物质奖励破坏孩子内部学习动机
在出生的最初几年,儿童就通过吸收性心智开始拥有种种个体的特质,而且它们都是无意识地。有益的环境也有益于开展教育。这段时期就是人类最不知疲倦学习的年龄,就像从食物中吸收赖以生存的营养一样孜孜不倦地吸收知识。”蒙台梭利在《科学教育法(儿童之家)》(Pedagogie scientific que:La Maison des Enfants)中写道。孩子天生渴望学习、不知疲倦地学习。他们被新鲜事物吸引,就像新大陆的探索者一样。他们天生想去发现生活,尝试、实验、再尝试……这样就会让他们热情高涨。他们不知疲倦,精力充沛、快乐地学习。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是生命里的召唤,如果用物质来奖励,时间久了,会使孩子的兴趣从学习本身的乐趣转为对外在物质的兴趣,进而削弱了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02创设自主学习的育人环境
观察不同儿童的性格与天赋特质去与引导儿童去自主探索与自主创新;
注意事宜:蒙氏工作材料的准备的丰富性、阶段性、多元性;
#03科学的引导方式
注意事宜:让孩子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学习,为了自已的成功而喜悦,为了自己的失败而反思;老师与家长擅引导与鼓励少表扬,不要让儿童为了讨好老师和家长,塑造成表演型人格特质;
鼓励公式为:描述具体行为+鼓励可以改变的人格特质(不说好聪明这类固定的特质)+给予期望;
例如:在儿童操作成功的时候,老师可以鼓励性引导:,您刷单椅子真干净,脏东西都不见了(具体描述,以正向强化),我看到您操作时很努力,也还和其它小朋友一起认真的合作,(努力与合作精神),你还可以做出你认为更棒的样子吗?(期待与暗示)
为了引导孩子的创造力,探索力与激发儿童内部动机;沟通暗示引导三句话以共享:
:
(1)孩子,你还想说什么?老师/妈妈想听听你的看法!(引导儿童去发自内心的表达)
2)孩子,你还想到了什么?老师/妈妈想听听你的想法!(引导儿童去自主想象,开启创新之旅)
3)孩子,你还想怎么做?需要老师/妈妈帮助你吗?(引导孩子去探索去创造)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育中要善于去激发与引导儿童内部的学习欲望与动机,不要用外部的(尤其是物质)刺激去把儿童对于学习的关注点专注与他人的表扬与奖励上,就如一只鸡蛋从外打开只是食物,从心打开才是生命!
让我们成为孩子的生命助力!
小百合儿童之家
孩子童年最美好的选择
如果您爱孩子
如果您懂教育
一定要选择小百合儿童之家
联系电话:
15386745737 (同微信号)吴老师
13191065737(同微信号)吴老师
下图是小百合儿童之家的抖音号与小红书账号,欢迎大家前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