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古城商丘,梧桐泛黄,风景如画,中原大地迎来了一场教育界的盛会——中原名师初中语文工作室联盟研修活动。两天的培训,7节展示课,中原名师为我们献上了一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饕餮盛宴。现将我们此次学习研修的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许昌市第十二中学 冯敏娇
从教二十年,观摩的省市级优质课也很多,但这次中原名师的示范课,让我耳目一新,也有一些思考,现将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何其有幸,我能现场观摩七位中原名师的优秀课例,聆听中原名师的专业点评。这场盛会让我激动不已,也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反思良久,感慨万千。我不仅自问:你敢在千人齐聚观摩的课堂上讲常态课吗?回答肯定是:我不敢。七位中原名师在与学生没有见面,只是简单布置了预习任务下,就在千人齐聚的会场上观摩课。只见他们在课堂上气定神闲地组织语言文字实践活动,解读文本的重难点,对学生进行集体积累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挖掘文本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在文本间来回穿梭。
是什么让他们驾驭课堂的功夫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信手拈来?
一是个人内外兼修。首先让人啧啧称赞地是七位中原名师他们的勇气和胆量,自信的他们,像太阳一样,神采奕奕,挥洒自如,怎么讲都感觉是那么惬意。他们见识广,格局大,站位高,这肯定与平时地积累、阅读、学习是分不开的。对教材,课标和教学用书的研读,他们能进得去,也能出的来。我们也研读,但进去出不来。在河师大研修时,吕娟老师就为我们讲了一场有关专业读书的讲座。多读书,深思考还有勤写作,这些也是我下面要努力的方向。
二是保持自己的优势。每位名师都各美其美,各具风采,各有特点。马青香老师感情细腻,擅长引导学生品味细节,在本节课中多次使用追问,扩想和续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周枫琳老师和蔡水英老师的课善使用板块式教学和主问题设置,对学生进行集体训练。工作室集体研讨时,登封的闫宗民老师生动形象评价了两位大家的教学艺术:“学生不会,抱着走;我做你看,引着走;学生学会,扶着走。”吕娟老师课堂上理性且激情,还善用科技;张丽萍老师的课堂扎实,厚实;聂智老师在课堂上灵动而睿智。想着自己在讲台上一路走来,或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也有跟风,迷失自我的时候。这次研修,让我更加坚定了无论何时,还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且坚持下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感谢此次研修活动,感谢众位中原名师。
濮阳市第三中学 卓燕飞
金桂飘香的十月里,我荣幸地参加了2024年秋季中原名师初中语文工作室联盟研修活动。我怀揣着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迷茫,满心期待地奔赴商丘,开启了学习之旅。
这场由八位中原名师主讲的课堂盛宴犹如一束明亮的光,成功地指引了我课堂教学的前行之路。其中,周枫林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周枫琳老师在教《散步》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除了要关注文本以外,还要关注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习题以及课本上与之有关的阅读综合实践。比如《散步》这一课,要求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基调。周老师引导学生齐读并圈点批注第二单元单元提示和课本第37页的阅读综合实践。然后用简单有效的方式——播放名家朗诵课文的视频,指导学生直接模仿朗诵,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周老师在布置学习任务过程中,以让学生“品读文中意味深长的一个字”为抓手,结合课本第29页教材补白“词义和语境”以及第38页的阅读综合实践中的“语境对理解词语的作用”这两点,抓住了整个课堂的关键。这一问题设置小而精,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析课文。学生活动充分,思考深入,回答准确。“我、熬、笑、望、背……”,一个又一个答案展示出学生的能力与收获。整个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争先恐后地回答,充分彰显了名师引领的重要性与高效性。
通过周老师这堂课,我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我对文本研读花费了很大功夫,也引导学生关注单元提示和课后习题。但是,我从来没有把文本和教材中的补白和阅读综合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周老师真正做到了课堂实践活动紧扣教学所要达到的训练标准,为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应当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当做一句高高在上的空话,而应当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把它融入到每一课的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让我收获满满,满载而归。用李慧香老师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到“好学、深思、力行”。今后,我一定会将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开封市第十四中学 陈曼瑞
作为中原名师孟红梅工作室成员,我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近距离聆听中原名师授课,收获颇丰。
本次联盟研修活动,七位中原名师立足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和七年级新教材,通过现场教学的形式,展示了如何把新课标的育人理念落实到课堂。名师们的课堂充满魅力,《秋天的怀念》、《散步》、《纪念白求恩》、《诫子书》、《小圣施威降大圣》、《往事依依》、《寓言四则》,名师们对文本解读之深入令人赞叹,每一个课堂环节都精心设计,从导语到总结,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挖掘出了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与价值。每一个课例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实践的多元可能。
课后,孟红梅名师工作室团队聚焦名师课堂,各抒己见,重温精彩瞬间。大家就其中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交流研讨,思维碰撞,火花闪耀,中原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探索语文教学的道路。得遇良师,人生至幸。星光熠熠,其华灼灼,惟愿心有繁星,沐光而行。
登封市教师发展中心 闫宗民
两天的培训,7节展示课,中原名师的示范引领让我感触很多,也收获很多。
给我思维最大的冲击是:中原名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原名师,是因为中原名师能够立足课堂,在课堂上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在三尺讲坛引领孩子们未来的发展,用自己的躬身实践履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再次梳理我的听课记录,七位名师的课堂真实、丰实、厚实,超强的驾驭课堂能力,课堂上看似风淡云轻,实则是积淀深厚的表现,让我不得不感叹中原名师的底蕴深厚,功力非凡。
这些名师的课堂给我的启示不断,首先是名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课标意识强,能够依托真实的富有意义的语文情景,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帮学生学,指导学生练,真正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能力素养。其次是7位名师的课堂解答了如何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到课堂中的问题,如何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到课堂中进而变成学生的能力?这一问题困扰了许许多多一线的老师。这7位老师的课堂虽风格各异,各有特点,或者说有明显的个人特色,但抛开个人特色不讲,我们会发现,他们其实是有共同的东西,他们都在遵道而行,按照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教学。他们的教学设计都指向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为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课堂实践活动紧扣教学要达到的训练标准,落实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所有的名师都能够提炼整合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用丰富扎实的课堂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能力。这都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实施的路径。再次,名师解读文本的功力让人佩服。
名师能够读懂课标,正确把握课标理念;能够读懂教材,把握单元教学的定位与课文教学的价值,把握各册教材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单元教学定位,把握课文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解读课文要从三方面进行解读:1.写了什么?(内容的理解)2.为什么写?(主题与写作的目的)3.怎么写的?(这篇文章的语言形式与篇章结构)。只有深入地解读了课文,才能从众多的教学内容中找出要教的内容。要读懂单元导语准确把握语文要素,要结合课文预习提示、思考探究积累、综合实践、补白等助学系统,梳理单元核心任务,要前勾后连厘清知识体系脉络,要纵横捭阖梳理出本单元本课文所要教学的核心素养,在单元整体关照下进行单篇课文的教学。教单篇要把“这一篇”教好,实现“这一篇”该有的阅读教学价值,通过“这一篇”的学习实现“学一类”的效果。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把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在一个一个的活动中,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了教学资源,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我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到教材中,真正理解教材的意图,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好学、深思、力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信念和追求。本次学习之后,我要按照名家的课堂去实践,去深思,去力行。
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初级中学 康秀丽
秋意渐浓,落叶翻飞。在古城商丘,我们开启了又一次丰厚的学习之旅。
本次联盟研修活动,共有八位初中语文中原名师分别呈现了七节示范课和一场课例总评及微讲座。观课评课是最朴素也最直观的成长模式,这样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研修形式正是当前的我们所需要的。
七节课设计独到、风格迥异,或深情吟咏悟情思,或循循善诱明方法,均立足于新课标要求,紧扣单元目标及助读系统,巧妙设置切入点,注重课堂生成,在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习得方法,提升素养,朴实、扎实、高效,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及专业成长以很多思考与启迪。
站稳课堂、形成特色,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名师课堂均如潺潺溪流,润物无声,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入手,引领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他们对课标的准确定位,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对课堂的适切把控,整个课堂自然而高效,无不体现出了其深厚的技艺与独到的特色,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有研究课堂的学习力,站稳课堂的决心,锻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应该成为我们向名师迈进的第一要务。交流互鉴、抱团发展,是最有效的成长。
何其有幸,在成长的路上,有名师引领,与志同道合、有着共同教育愿景的同伴一路同行。
优秀的人会释放强大的磁场,会激发团队成员的向心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默默积蓄力量,跟着团队一起成长。未来的我们,虽在不同的地域,但一定会向着同一个方向不断奔跑。遇见,是最美的开始,向美而行,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习名师,遇见美好。就像于漪老师说的那样:“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在学习的路上,我们一直都是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