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秋浓已立冬”。眨眼间,我们就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者,终也,万物收藏也,动物藏身规避寒冷,经过秋收的人们也已将收获收藏入库了。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感受立冬的节气特点与节日习俗,远东二小分校开展了“知节气 晓立冬”主题班会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开启冬日之旅。
班会中通过节气小知识的讲解,引导大家感受立冬的天气变化及习俗,从而让同学们真真切切地认识和理解立冬,同时,体会到立冬节气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立冬 节气知识
立冬这个节气最早出现在《周礼》中,意味着进入了冬季。在这一天,阳光逐渐减少,气温逐渐下降,大地进入休养生息的冬眠期。立冬也是冬天的起点,人们开始为寒冷的季节做准备,如储存食物、加强锻炼等。立冬的到来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身的健康与保暖,为冬季的到来做好准备。
中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之日水始冰,即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立冬后五日地始冻,即土地开始冻结;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即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误以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 传统习俗
立冬吃饺子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冬至到了,热腾腾的水饺,是冬至里最动人的温暖。
立冬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立冬 祭祀
立冬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古代,人们会在立冬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表达敬意,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冬至福至,美好如期而至。此次主题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了解了立冬的来历和节气特点,知道了传统文化习俗,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使传统美德教育根植于心中。
供图:四语组
供稿:刘萍
审核: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