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光清浅,采一束光阴,拂过心间。在这最美的深秋,我们共赴一场心灵成长的活动。非常感谢工作室主持人覃雪琴老师不辞辛苦地组织本次活动,提供了如此优质的学习平台,在此活动中大家一起探讨班主任工作的真谛,共享教育的智慧。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是王梨丹老师。
第一部分:名师讲座
11月10日,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韦淼老师和工作室导师姜苏清老师在线上为我们做讲座,分享育人智慧和带班经验。
姜苏清老师的讲座题为《育人育己,亦师亦友——做学生心中的明灯》。
姜苏清老师,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南省姜苏清中学卓越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海南省普通话测试员,海南省韦淼中学卓越班主任工作室导师。曾任德育处副主任、年级主任,党支部书记。曾获“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班主任”、“海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海南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三亚市优秀共产党员”、“三亚市十佳班主任”等称号。
姜老师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教育小故事串联全场分享。从姜老师近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分享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班主任辛勤的付出与点滴智慧的凝聚,小到每次班级活动的参与和出席,大到一张张“第一名”的奖状与最后班级的“大学榜”,育人路上,姜老师就是学生心中的明灯,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除了学会育人,还应该学会育己。姜老师分享了十条路径帮助我们提高班主任职业素养: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保护学生、团结协作、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尊敬家长。
感谢姜老师倾情分享,科学得当的育人方法,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陪伴与关爱,正是对教育哲学艺术真谛最好的注释。也十分感谢姜老师用自身的教育经验为所有认真聆听的工作室成员赋能,激励前行。
韦淼老师的讲座题为《“微班会”的构思与实施——开展微型主题班会,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韦淼老师,中学高级教师,海南省中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海南省“我最喜爱的班主任”。全国情感教育与班集体建设“领跑者”,海南省卓越中学班主任工作室、东方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室主持人,全国现代班集体建设优秀实验班班主任。海南省屈韬和桂立成中学卓越班主任工作室导师,曾受邀到省内外进行班主任工作和英语学科教学专题交流150多场次,现为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英语教师。
韦淼老师的分享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何谓“微班会”?
二、 “微班会”的提出(趋势、目的与意义)
三、 “微班会”的特点、组织、管理和成效
四、 “微班会”的构思与实施(重点)
通过韦老师的介绍,我们明白了,“微班会” ,是一种教育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花费时间少,场地不限,一般在10分钟左右,同时解决问题及时,形式自由灵活的班会形式。所谓主题,就是“微班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指师生自主选取生活中生动的、直观的、本真的道德素材为德育内容,采用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授课或者活动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日常应做个有心人,用心积累各种教育案例和素材,这样才会有想上好“微班会”的冲动与底气,才会真正进入做班主任的状态。韦老师向我们展示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有视频、图片,也有文字,以素材引入话题,相信这样的方式能高效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微班会主题,收获当堂教育成果。
感谢韦淼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分享,让我们看到了班会的另一种高效形式——微班会,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新时代教师更应顺应时势,把握时代特点,更新育人模式,才能取得育人实效。
第二部分:学员经验分享
一师一方法,一班一世界。本次活动有四位老师精心准备了带班经验分享,首先是白沙思源实验学校郑帝娥老师为我们做《活动育人,健康成长》的分享。
郑老师通过真实鲜活的具体事例,和我们分享在班级管理上的独特方法。从班级分析、育人理念、班级发展目标、实践方法,到特色和成效诠释了她的班级管理理念,也展示了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的热爱。从郑老师的分享中,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每一场活动,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都有优异喜人的表现,比如拔河比赛第一名、运动会自信开场舞、流动红旗常驻班等等。
这正是说明了“活动育人”这一方法是切实有效的,而且影响力巨大,能增强班集体的自信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长为健康向上的好少年。正如郑老师所说:活动育人引领成长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与人格的塑造。
第二位分享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的刘启琴老师,分享内容是:做一名有“正面”理念的教师。“正面教育”,是出自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所著《正面管教》中的一个概念。
刘老师的分享从一次不愉快的教学投诉说起。其实我们常会面临这种情况:表扬与批评的抉择。我们清楚,批评教育孩子的出发点永远是为ta好,但是多数孩子并不买我们的单。因批评学生被投诉后,刘老师结合《正面管教》理论反思:在这个事件中,用让孩子感觉糟糕的方式,比如点名批评,为达成让他好好学习的目的,这才发生了这些不愉快。所以,“若想认定让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这种想法是荒谬的,孩子们常常在感觉更好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刘老师说,这正是正面管教的价值所在。
接下来是儋州市民族中学的李春培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好好说话,做一件温暖的事》分享。
覃老师曾说:沟通的高层次即“沟而通”,“非暴力沟通四步骤”是助力我们有效沟通的优质工具。
李春培老师在分享中提到,沟通,是一门表达和倾听的艺术。与非暴力沟通所对立的是爱心缺失的暴力沟通,而暴力沟通从何而来?究其根源,就是我们忽略了彼此的感受。沟通双方一旦产生这种负面的情绪,就会拿语言当做一种宣泄工具。可见,情绪是影响我们如何说话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很累,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内耗。李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暴力沟通四部曲”解决学生问题的几个班级小故事。通过李老师的分享,我们不难发现,自己在不经意中踩中许多“暴力沟通”的坑。想要避坑,就要好好学习“非暴力沟通”。
李老师最后总结道:非暴力沟通其实是在引导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好好说话,让爱融入语言,做一件令沟通双方都感到温暖的事。尤其是在当下非常枯燥暴躁的一个社会环境中,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希望我们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的生活能够再多一点小确幸。
最后一位分享的老师是西南大学三亚中学陈冰老师。陈老师读《生死疲劳》一书后,浅谈对自身班主任工作反思和收获。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一部力作,通过主人公西门闹的六世轮回——从驴、牛、猪、狗、猴到人的视角,深刻描绘了农村社会的变迁与人性的复杂多面。对于班主任而言,从这部作品中可以汲取到不少关于教育、管理和人性理解的启示:
1.理解学生多样性:班主任应像书中角色那样,尝试从不同视角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避免单一的评价标准,努力创造一个包容和谐的学习环境。2.耐心与坚持:轮回中的每一次生命转换都伴随着艰辛与挑战,但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屈不挠。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长和改变的可能,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正面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 3.引导学生反思与成长:书中的轮回故事实际上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班主任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经历中成长。
最后陈老师总结道:《生死疲劳》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也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通过反思与实践,班主任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管理班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心灵升华。
第三部分:活动总结
工作室主持人覃雪琴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
1.带班需要爱心,更需要智慧。通过两位专家的讲座,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本真源于爱,而爱的表达则要通过陪伴、理解、智慧来呈现。
2.带班需要学习,更需要反思和梳理。几位伙伴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学习为断精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回望和反思中梳理和总结,有教训,有经验。学习、反思、梳理助力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不断前行。
3.读书是成长的捷径。学习和看世界的捷径之一就是读书,坚持读书,不断输出,并把读书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让智慧产生,让生活美好。尤其在工作室的环境中,我们更有理由好好读书,用心汲取,助力自我成长,更助力学生成长。
作为一位老师,一个班主任都需要不断的学习,阅读也是班主任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最长远的备课。此次研修活动内容丰富,相信每位参与的老师都是收获满满,在教学实践生活中有了方向和动力,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