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芳《咏竹》诗艺术手法欣赏

汨罗江诗刊
创建于11-09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有2000多年纪念屈原历史的古汨罗山


咏  竹  依前韵


作者  周维芳


化龙栖凤幻耶真?

槛外庭前立此身。

高节疏阴三径秀,

虚心密翠四时新。

月寒仰面销长夜,

风急低头忆故人。

雪压霜欺犹送绿,

幽香细细不争春。


前韵:

依韵咏松兼题炊烟

独唱北国之春


涛声宛转韵犹真,

鹤影玲珑醉旅人。

雾锁虬枝根广厚,

烟笼羽盖色长新。

数株入梦南山夏,

三叠萦怀北国春。

耐雪凌云身不老,

苍崖耸立远红尘。



周维芳的《咏竹》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坚韧与谦逊之美。

其特点如下:


意象鲜明,寓意深远。诗中“化龙栖凤幻耶真?槛外庭前立此身。”开篇即设置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场景,将竹子与龙、凤等高贵之物相联系,既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暗示了竹子非凡的品格。随后,“高节疏阴三径秀,虚心密翠四时新。”通过“高节”、“虚心”等词语,直接点明了竹子的主要特征,同时赋予其高洁、谦逊的寓意。这些意象不仅生动描绘了竹子的外在形态,更深刻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


拟人手法,情感真挚。诗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将竹子人格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和性格。如“月寒仰面销长夜,风急低头忆故人。”这两句通过“仰面”、“低头”等动作,赋予了竹子以人的姿态和情感,仿佛它在寒冷的月夜中孤独地仰望,在风急的时刻低头思念故人。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竹子的坚韧与柔情。


对比映衬,意境深远。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如“雪压霜欺犹送绿,幽香细细不争春。”这两句通过“雪压霜欺”与“犹送绿”的对比,突出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而“幽香细细不争春”则进一步展现了竹子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这种对比映衬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周维芳的《咏竹》在语言上凝练而富有韵律感。全诗用词精准,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如“高节疏阴三径秀,虚心密翠四时新。”这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既体现了诗歌的形式美,也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情感寄托,言志抒怀。作为一首咏物诗,《咏竹》不仅是对竹子本身的赞美,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志向的表达。诗人通过描绘竹子的高洁、坚韧与谦逊之美,寄托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竹子之口,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人生态度。


与前韵呼应,意境连贯。此诗依前韵而作,与前韵《咏松兼题炊烟独唱北国之春》在意境上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咏物诗系列。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两首诗在语言和韵律上也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这首诗不仅是对竹子本身的赞美,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志向的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