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

语你同行
编辑于2024-11-21
阅读 6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语”时俱进展风采

“研”无止境共成长

——记湛江市小语团队参加广东省第二十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教之美,在于探索与践行;

研之美,在于思考与提升。

      诗意暖冬话教研,凝心聚力行致远。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骨干教师,提升湛江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2024年11月17日至19日,吴川市梅岭小学林敏娴老师、遂溪县遂城第九小学宋燕云老师以及湛江市第三十二中学黄金枝老师作为湛江市代表前往肇庆,参加广东省第二十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专家引领明方向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陈先云老师为大家作《当前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专题讲座。他深入浅出地和我们探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引领我们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统编教材,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专家的引领犹如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助力我们不断成长。

深耕课堂展风采

本次活动一共展示了五种课型,来自肇庆、云浮、珠海、惠州、佛山的五位青年教师依次对阅读、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指导与讲评五大板块进行课例展示。

阅读: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

肇庆龙涛外国语学校 周爱

识字写字:

一年级上册《对韵歌》

云浮市郁南县西江实验学校 黎小翠

口语交际:

四年级下册《自我介绍》

珠海市香洲区格力学校 陈婷

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

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

惠州市惠城区白云前小学 张晓庄

习作指导:

四年级《记一次游戏》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实验学校 方芳

      所展示的五节课例充分展示了授课老师各自的风采,精彩纷呈。课堂中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支架,高效的教学手段,机智的课堂调控能力都给湛江团队的三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不仅打开了新的视野,还学习到了前沿的教学方法,更深层、更直观地感受了新课程改革下新理念的语文课堂,受益匪浅。

凝智研讨共成长

      每节课例展示结束后,都设有15分钟的研讨时段。整个会场研讨氛围热烈,在思维的碰撞中,来自省内不同地区的青年教师代表竞相发表他们对课例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听完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周爱老师所上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来自我市的林敏娴老师也在研讨时发表了她的看法。她从周老师的课想到了“守正创新”这个词。她认为在整节课中,周老师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守住了语文教学的根。周老师还通过大情境为学生搭建了新颖的学习支架,以“俊杰故事我读美”“俊杰故事我读懂”“俊杰故事我来传”三大任务贯穿整节课,层层推进了语言文学训练的梯度。

      11月19日上午,精彩的专题研讨环节把论坛活动的气氛带到了高潮。围绕着广州市团队的《AI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利大还是弊大》、肇庆市团队的《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今日谈》和湛江市团队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利大还是弊大》三大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主题,来自省内不同地区的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研讨中,既有共同的心声和体会,也有深刻的理解和补充,更有思维的碰撞和思考。

      各主持团队对相关主题进行辩论后,也把问题抛向现场老师。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热情,积极参与“抢麦”发言,分享各自独到的见解。在场的教育专家、教研员也纷纷加入其中,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更显绚烂。

       受湛江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庞彩虹老师的委托,林敏娴、宋燕云、黄金枝三位老师代表湛江市团队主持关于《大单元教学利大还是弊大》的专题研讨,这也是省小语会理事长杨建国老师给我们湛江定的一个主题。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大单元教学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老师深入探讨的问题。

      宋燕云老师从正方的角度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她认为大单元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材编排模式,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样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避免了知识点的零散和孤立,真正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黄金枝老师从反方的角度提出了大单元教学的弊端。她认为大单元教学的概念目前无法界定,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要求特别高,这对一线的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现场的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大家从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学生学情、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剖析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利与弊。

      最后林敏娴老师就这次专题研讨进行小结。的确,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既有着明显的优势,又存在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去发挥大单元教学的最大优势,克服其弊端?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小语人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思考,不断去探索,不断去优化。

      在这次专题研讨活动中,主持人对我们湛江团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我们是“小团队创造了大精彩”。

专家赋能促成长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省小语会青研中心主任杨建国老师作活动总结。杨老师认为这次研讨活动的话题跟当前的新课标、新教材紧密相连,五位上示范课的老师和参与研讨的老师素质都非常高。

       杨老师强调手写板书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示范书写,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加强语言的训练和运用,注意读写结合,从听、说、读、写、作这五方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杨老师觉得我们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至于跨学科学习,不要搞成拼盘式的,如果跨出去就要跨回来,不能丢掉语文学科的本质。      

      杨老师认为每个专题研讨并没有标准答案,研讨的目的在于引发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多地思考。

     最后,杨老师以“夯实语文基础,练就一身真功夫”作为结束语,鼓励老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语文素养,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广东省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更是青年教师一次教学能力的提升与自我成长的契机。教无涯,研无尽,教育的道路从未停止探索与前行。今后,我们会带着对教育的这一份热爱和执着,继续深耕课堂,守正创新,砥砺奋进!

——END——

撰稿:林敏娴   宋燕云   黄金枝

编辑:林敏娴

审核:庞彩虹

阅读 6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