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10)

知青,我难以忘怀的岁月

——留痕

绅士__董秦丰
创建于11-09
阅读 6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3:06

                     (图片视频来自网络)

                       知青农友

      当初插队时我们确实决心当一辈子农民。因为全国的形势,面临的环境都不允许我们这批知青心有旁骛。只能安心扎根农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使我们滋长了离开农村回城工作的想法。进入一九七零年后,这种思想情绪开始蔓延。备战备荒的三线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了。石泉县处于襄渝铁路,阳安铁路,水电站修建等三线建设重点项目的全面铺开,需要大批人力。县里各系统也因适应形势扩展业务也需增加人员。看到这些希望,动摇了知青当初的决心和信心。但是在这一切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还得“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继续当好插队知青。

       按照上级的部署,知识青年到农村不仅仅是接受再教育,还肩负着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重任。回忆起来,我们还真的运用自身特长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这里的面貌,群众的思维和一些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也就是我们小组被评为县,地区,陕西省下乡知青先进集体的原因。

      当年我们所在地生产队,贫穷,落后,愚昧。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没有广播,没有报纸书刊,很多人甚至还没有看过电影。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只有口口相传的一个渠道。谁出门一趟带回来的新鲜信息会被传到第二条新信息到来才终止。田间地头听他们交谈的都是老掉牙的内容,甚至还有解放前的一些旧闻。尤其是传播一些黄色的荤段子时,他们不分场合,不分对象,说起来滔滔不绝,乐此不疲。弄得我们知青非常尴尬,又不好当面驳斥。反之当年在田间地头我们几个知青谈论一些过去学校,或者社会上的一些事,甚至戏谑的学说一些电影台词时发现旁边的村民都听得聚精会神。看来新思想,新文化对他们还是有吸引力的。

     当时的现状就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劳动基本靠手,耕地基本靠牛,娱乐基本没有,照明基本靠油。这些落后面貌确实需要改变,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而且我们知青能力有限,只能尽我们所能,通过各种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传播,付诸一些行动,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改变,这也办不到。而是在不经意中去做。才能事半功倍。(先进事迹材料可不能这样写,那是要拔高的)

       一,安装广播,引进先进文化。我们插队第二年即1969年春季。县上和公社准备改变信息落后的现状。拨专款给各生产队架设广播线安装广播喇叭。公社规定所需材料工具由县上提供,由各大队出劳工的民办公助的形式施工。我们大队的安排是由我们知青小组四个男生全部参加做为技工,由于我们知青接受能力强,在公社经过简单培训就基本掌握了接线技术。其他两个生产队各出两个壮劳力组成施工队,由知青负责带领施工。接受任务后我们从公社领来铁线,磁葫芦(固定在电杆上栓铁线用的),借来爬电杆的脚蹬,安全带,钳子等工具。施工就开始了。线路从公社开始经过一队,二队到三队结束。严格来讲,应该首先拿出施工图纸,进度安排,质量要求等进行充分论证后才能开工。在那个边设计边施工,人定胜天的时代,这些根本就不屑一顾。我们的架线走向完全是几个老农凭经验给我们大概指了一下就定了,加之各队来的人对地形也熟悉。大概差不离就行了。施工中,我们四个负责架线,其他人则负责砍树,挖坑栽杆。在线路经过的地方如果正好有大树,我们就自作主张的把树枝砍掉,把接线磁葫芦直接拧在树干上。按照技术规程要求是不行的,会影响传播质量。就这样我们很快就把线路拉到了一队。在我们住的保管室大门框上接上了“音匣子”即广播喇叭。当把线路接通后,喇叭立即响了起来。吸引了几乎全队的人都到保管室前来收听。此后二队,三队也把线路拉到队里。之后由各户自愿出钱购买喇叭,铁线,我们就会给他们安装好。结束了没有广播的历史。此后各家每天都能不出家门收听到广播内容。一是传播党中央声音;二是播放地方新闻,宣传科普技术;三是文艺节目,收听“样板戏”、地方戏曲、还有相声、革命歌曲等。有线广播成了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当吃饭时,大人、小孩儿手端饭碗,聚在广播前,边吃饭边听广播,有线广播给群众带来了很多欢乐。

       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晚上大约九点,我们已经睡下。突然已经停播的广播声想起来,我们知道一定有重要新闻,果然播音员洪亮的声音宣布,党的九大召开了。这之前一段时间对迎接九大召开大造声势已深入人心。今天召开了,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知青决不能无动于衷。我们立即起床,没有鞭炮锣鼓,就把配属民兵的火药枪拿出来对空放了几枪造势。惊动了附近的村民。我们对他们喊道“党的九大召开了”。同时打着手电连夜下山赶到公社领取任务。公社革委会正在安排部署传达宣传工作,当时在向县革委会汇报情况时着重把我们知青小组的表现做了详细汇报。受到县革委会的表扬。

       “高手在民间”。在收听广播新闻过程中,几个年轻的村民还通过实践把喇叭当做电话使用,竟然能把声音传播到几里地以外。他们经常就在喇叭上呼叫,传达一些信息。沟通村民之间的联系。

      在架线施工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很大代价。除了翻山越岭,爬高上低,挖坑埋桩,在电杆上被大风刮的摇摇晃晃的险境外。秦毅同学在一次爬漆树杆子时被感染了漆臊子,四肢及面部红肿溃烂。他本身就是赤脚医生,抗生素,消炎药都不起作用。看到他肿烂的面容,大家都着急。村民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他们有的把自己家平时舍不得吃的嫩韭菜割一把捣出汁液让他涂抹在感染处,又让我们把鸡宰杀后用汤鸡毛的水给他清洗。通过这些土办法治疗。秦易的漆臊子竟然好转了,甚至没有留下疤痕。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当年架线的大概形象,都是木杆没有水泥杆。

        (右图是音匣子即舌簧喇叭)

       二,制瓦烧窑,增加收入。前面说过我们队有一个叫吴开选的瓦工,每天制作瓦胚,我们还跟他学习过做瓦的技术。 首先,吴瓦匠将红粘土挖开捣碎,加进适量水浸泡一二日之后,把耕牛蒙上眼睛反复踩压,有时还用镢头背、木棒反复辟打,至有韧性时,将其堆成一道长方形的泥墙,再用塑料包严实以保湿。做瓦坯时,用细钢丝弓将泥墙顺势拉起约一指头薄厚的长方形泥片。做瓦坯子的工具是一个特制的木瓦桶,名曰“瓦扎子”。先在其外面套上比照瓦扎子缝制的瓦布,而后将钢丝弓拉下的一层泥片双手捧起,迅速围在穿有布衣的瓦扎子外面,将其抹平,拍打严实后提至宽敞处放好,轻轻折出里面的瓦扎子,揭出瓦布,一个完整的瓦坯桶就完成了。如是反复,直至那一道泥墙做完为止。晒干的瓦坯桶双手轻轻一拍,就会顺势按既定的印痕破裂成四片完整的瓦片。做瓦坯子既需要技术又非常辛苦。瓦坯子做足一窑后,就要码窑烧窑了,这是烧制砖瓦的关键,全是技术活。队里抽出几个壮劳力参与,我们四个男知青全部参加。吴瓦匠指挥我们我们将瓦坯搬到窑内,由他一圈一圈地往起码。码窑的时候,必须得留好火路,否则,靠近窑壁和上部的瓦坯无法烧熟。一窑瓦片得烧几天几夜,通常两个人轮流添柴加火。烧瓦最重要的是得掌握好火候,通过偏门上的观察孔能够清晰的观察到该加大火或减小火。因为火太大会将瓦烧变形,太小又烧不熟。我们知青参加烧窑时夜班很辛苦,困,累,烤。但是我们都咬牙撑了下来。农民也不得不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知青真是好样的。烧好的瓦不仅满足本队社员盖房,同时也出售到外村增加收入。

                   做瓦胚和烧窑

       三,学大寨,修梯田。修梯田是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的政治任务,是准备达到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运动。我们知青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战胜严寒,修建水旱梯田(修水稻田当地称作抬田)。每到冬季农闲时,农田基本建设就如火如荼的开展了。修梯田是一项极其辛苦的劳动,涉及多个方面的困难:

      首先自然条件恶劣,梯田多建在山坡上,土层薄,石头多,坡度陡,修建过程中需要搬动大量石头,填平土层,非常辛苦。

      二是体力劳动繁重,修梯田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包括挖土、运土、垒石堰等,这些工作不仅耗时,而且需要极高的体力和耐力。

      三是劳动环境艰苦,修梯田通常山坡地进行,面对的是寒冷、雨雪等恶劣天气。但村民们依然坚持不懈地工作。

       四是需要团队协作,虽然修梯田的技术要求不高,但需要村民们在老农的指导下协同作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五是精神压力大,村民们为了赶进度和节约时间,常常起早贪黑地工作,没有休息日,知青也不例外。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也是修梯田辛苦的一部分。

       所以说修梯田不仅是一项体力劳动,更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和极大耐力的工作。村民们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不惜付出巨大的体力和精力,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知青也全力以赴的投入进去。

      石坎梯田修造技艺是贫下中农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探索出的生存法宝,它主要解决了坡式耕地水土流失的问题。农民就地取材利用石块垒砌石坎,把陡坡地变成水平梯田,达到保水、保土、保肥、保丰收的效果,成为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亩产,解决吃饱饭难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建石坎梯田的过程中,砺炼出了能够体现贫下中农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教育感染着知青们。激发出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的豪情。

                      砌梯田坎(图片来自网络)

       四,文艺宣传,活跃农村生活。参与组建文艺宣传队播撒进步文化。一九七九年冬季,庄稼活基本接近尾声。在公社革委会的号召下我们知青小组全体参加了公社临时组建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大家即是演员又是导演,短短几天就排练出一台内容比较丰富的文艺节目。当然,大部分都是以前在学校联欢时曾经排练演出过的现成节目,略加排练即可。在公社的领导带领下走村串户送节目到田间地头。还结合实际就移风易俗,提倡文明,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编排小节目,采取“说身边事,做文明人”的方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虽然风霜雪雨,翻山越岭,山高路滑都没有削弱我们的激情,这些简陋,稚嫩的文艺节目竟然受到了广大社员的欢迎和赞赏,出乎我们的意料。

           文艺演出(图片来自网络)

        五,赤脚医生,减轻村民就医难。当时在我们公社的医疗方面真真正在的是缺医少药,全公社只有公社所在地有一个诊所,其实就是一个药品不多的医疗点。只有一个略知一点药理的所谓大夫负责全公社的医疗服务。各个生产队都没有医疗点。看到这种情况。知青小组的秦易同学利用自己喜好医疗的特长,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一些中西医的基本医疗技能。自己掏钱购买了一点常用药品。尤其是他在学校针灸时用自己身体做实验,有几次都扎出了血,也不退缩,继续坚持。竟然对一些前来求医的村民的病有的治好了,有的症状减轻了。真正做到了“送医上门”为贫下中农服务。秦易后来还担任了大队会计,成为全大队的管家。

          赤脚医生(图片来自网络)

      六,文化补习,辍学孩子继续学业。由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村民居住分散,离公社小学太远,路上不安全,家庭负担重等原因。村里有七八个适龄儿童辍学在家务农。我们在取得队上的支持后,调查摸清各家情况,征得儿童家长和本人同意。就在我们居住的保管室堂屋办起了文化补习夜校。我们轮流担任教师,从初小的语文数学开始,利用晚上时间教他们学习,达到能简单的认字,算账就是我们的目的。此举同样受到村民们的赞赏。

      七,接任会计,当家理财。一九六九年初,队上推选我担任小队会计。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但是我却望而却步。我知道会计业务在大学是四年本科,就是中专也需要两年才能学会承办业务。我就是一个初中生,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业务,感觉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面对困境,队长和村民给我很大鼓励,他们说,你干吧,有啥不懂的我们帮你。既然赶鸭子上架,我也就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在实践摸索中,在请教别的老会计后我基本摸清了生产队会计的大概业务。其实当时的生产队家底很薄弱,基本没有公共积累。账面上没钱,仅有的公共财务也就是保管室一栋房屋,几头耕牛,几样简单的农具,家具。再也没有啥了。会计业务主要体现在夏秋两季的粮食分配。夏季是预分配,秋季到了年底才是年终分配。分配物也就是钱,粮两种。分配也很简单。

      当时粮食分配原则是交足公粮及队里留足粮种、集体费用的提留粮后,剩下的粮食按人七劳三的原则分配。即人口分所剩粮食的70%,公分分30%。具体操作时会计把每户的人口和工分统计登记。再把全队的人口工分统计出来。队里召开社员大会对庄稼收成进行评估,即全队的粮食种类分别评估出产量。由会计计算出个户应得的粮食。每天无论收何种庄家,下午都进行分配,由几个老农先评估出当天收获的粮食数量,再具体分配。这时我是最忙的。得一户一户算好分配,评估总是留有余地的,第一遍分完还有剩下的。我得一遍一遍计算,直至把当天收获的庄稼分配完。各家把分配的庄家背回家,我最后一个离开。年底分配更热闹。粮食分配和夏季一样。钱的分配就不一样了,队里账上没钱。副业收入也很少。主要靠粮食。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全队全年的粮食产量(除去公购粮),计算出总的收入(即现金收入)和分值。再计算各户应得的现金,然后减去所分配的粮食应付的现金才是各户最后的收入。结果一出来,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家里劳动力多的工分就多,分配现金也多。这部分人高兴的等待着拿钱。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工分挣的少的,扣掉口粮款还得拿出钱来交粮款。可这部分人又没有现钱,他们约定俗成的做法是找人“兑”,即交钱户找一个分钱户抵账。他们之间互欠。队里的账上走平。于是几个分钱户都成了香饽饽。我自己就被几个社员找来要求“兑”,我只能满足一户。分配完毕,集体账上还是零。这就是当年的实际情况,我这个小队会计主要工作就是分配钱粮。

        八,先进集体,终获表彰,基于以上的贡献付出,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赞许和认可,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我们知青小组通过县,地区的层层选拔最终被推荐到陕西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受到省上表彰。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是全体知青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所结的硕果。

                   省人民大厦参会合影

             参加安康地区先进表彰大会的代表证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知识青年这一历史长河中的新生事物总有一些东西留下,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思想层面的。让后辈知道当年有这么一群城里来的青年学生在他们完全陌生的农村和环境中从事最原始的劳作,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消极,颓废,逃避。而是迎着困难往前闯,不仅学会了农活,养活了自己。还给当地留下了佳话。使得村民们谈论起当年的知青时,也能如数家珍般道出一些知青带来的变化。这也许就是“岁月留痕”。

        

02:32
阅读 6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