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微课堂】定陶区中医医院陪伴您健康每一天

定陶区中医医院
创建于2024-11-09
阅读 5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会用黄芪,鼻炎远离!黄芪6种巧搭配,健脾补肺,鼻塞、流鼻涕、鼻痒的孩子最合适

最近黄芪的风头特别火,好像人人都知道了“鼻炎和黄芪是绝配”。但大家也很谨慎,对黄芪的具体吃法疑问颇多。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我一直主张辨证论治。所以很欣慰大家没有一股脑的跟风,而是先问清楚这味药的具体用法。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黄芪有什么用?什么样体质的鼻炎孩子能吃黄芪?具体怎么吃?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家长和鼻炎孩子。

                         肺气虚

肺气虚时,卫外不固,外邪容易侵袭人体,导致鼻窍不利而引发鼻炎。而黄芪归脾、肺经,具有良好的补气功效,能够补益肺气。

【症状】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反复感冒,稍微活动就多汗。说话声音比较低微,气短懒言。在季节交替或者稍微受点风寒就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

                      黄芪粥

食材:黄芪10克、大米100克

方法:黄芪洗净煮30分钟后,放入淘洗干净大米继续煮,待粥熟后,可根据孩子的口味加入少许白糖调味。

作用:大米补中益气,与黄芪搭配煮粥,能增强补气之效。

                        脾肺两虚

脾气虚,清阳不升,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进而导致鼻窍不通。黄芪能够健脾补中,升阳举陷,通过补脾而达到补肺的目的。

【症状】形体消瘦或者虚胖,肌肉松软。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鼻塞、流涕不止,鼻腔分泌物增多,且鼻涕多为白色黏涕。

                 黄芪山药汤

食材:黄芪15克、山药30克、红枣5枚、冰糖适量。

方法:黄芪、山药、红枣处理干净后,一起放入锅中煮3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作用:山药健脾益肺,红枣健脾益气,与黄芪共同煮汤,不仅补肺气,还能兼顾脾胃。

                           其他

此外,脾肺两虚日久,还会带来湿气重、气血两虚、气虚气滞、睡眠不稳等情况,也需要对黄芪进行加减。

                         湿气重

【特征】身体困重,不愿起床,精神萎靡不振。大便不成形,容易粘在马桶上,很难冲干净。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孩子会不自觉地搔抓。

                   黄芪薏米粥

食材:黄芪15克、薏米30克、大米50克。

方法:黄芪洗净煮20分钟,薏米提前浸泡2小时,然后与大米一起放入黄芪汁中煮粥。

作用:薏米健脾利湿,与黄芪搭配,可以在补气的同时,去除体内湿气。

                       气血两虚

【特征】面色苍白,眼结膜也较淡;孩子总是感觉很累,没有精神;头晕目眩,多梦,睡眠质量差。

                     黄芪桂圆粥

食材:黄芪15克、桂圆10克、大米50克、适量冰糖。

方法:黄芪加水煮后取汁,大米洗净,与桂圆肉一起放入黄芪汁中煮粥,快熟时加入适量冰糖。

作用: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与黄芪煮粥能补气养血,适合气血两虚的孩子。

                     气虚气滞

【特征】说话声音低微,总感觉肚子胀满,总会烦躁、易怒,经常嗳气、打嗝,对食物的兴趣降低,甚至会恶心、呕吐。

                  黄芪佛手汤

食材:黄芪10克、佛手6 克。

方法:黄芪洗净,佛手洗净切片。将两者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作用: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与黄芪一起煮汤,能够缓解气虚气滞。

                     睡眠不稳

【特征】孩子一到晚上就很兴奋,翻来覆去睡不着。睡着后,轻微的声音或动静就会把他们吵醒。有的孩子会突然惊醒,大哭大闹,很难安抚。


                 黄芪莲子羹

食材:黄芪15克、莲子15克、适量冰糖。

方法:黄芪洗净煮汁,莲子去心。将莲子放入黄芪汁中煮至软烂,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

作用:莲子有养心安神、益肾涩精的作用,与黄芪搭配制作成羹,对于气虚导致的睡眠不稳、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扫码入群了解更多中医知识,并有省市级名中医药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编辑:邓国庆  谢树森  曹文文  陈林

审核:靳良彬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阅读 5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