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它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启迪幼儿的智慧。在本次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观摩中,我们有幸见证了一场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音乐盛宴。老师们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精彩的活动设计,带领着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中尽情遨游。
小班组:萌宝音符,快乐起步
冀肖玉老师:《小星星》
《小星星》尝试根据乐曲节奏,配合演奏,初步了解碰铃、串铃的音色特点,体验打击乐器的快乐。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了解碰铃和串铃的音色特点以及学习使用碰铃和串铃进行音乐演奏,但是活动环节设计有些偏离主题,进行演奏的时间比较短,环节设计不太合理。在之后的音乐活动中会合理安排活动环节与时间。
沙瑞老师:《大苹果》
《大苹果》是一节小班音乐领域活动,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特点,能够跟随音乐快乐地边唱歌,边游戏。
活动反思:本节活动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楚,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整个活动气氛宽松,教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传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较为投入,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张鲁亚老师:《大狼喝粥》
该课程是小班音乐课程,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动作表现,如模仿大狼在不同场景下喝粥的样子。引导幼儿学习使用铃鼓,探索铃鼓的演奏方法,培养其节奏感,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打击乐探索活动,感受玩打击乐器的快乐。
活动反思:活动中故事导入环节很成功,幼儿们对大狼喝粥的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模仿大狼喝粥的动作,为后续节奏学习营造了轻松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幼儿对节奏的把握仍有困难,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个别指导,导致这部分幼儿在后续环节有些跟不上。另外,活动秩序在乐器演奏环节有些混乱,对幼儿使用铃鼓的规范指导还需要加强。
中班组:活力音符,中班律动
冯丽老师:《小老鼠打喷嚏》
《打喷嚏的小老鼠》是一节韵律活动,本节活动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和表情尽情地来表现小老鼠病前及病好后不同的神态,让幼儿在故事情节和表演过程中来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新的快乐,并让幼儿在音乐表演中体验到乐趣。
活动反思:本节活动,活动选材有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打喷嚏的小老鼠》音乐,孩子们能直观地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变化,从欢快到缓慢再到紧张,这种变化让孩子们很快理解了小老鼠不同的状态。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学组织方面,当孩子们都兴奋地模仿小老鼠时,部分幼儿没有放开,不够积极。希望在以后的艺术活动中,会改进不足,发挥优势,给孩子们更好的艺术体验。
段李阳老师:《赶走小怪兽》
中班艺术《赶走小怪兽》,利用音乐《啤酒桶波尔卡》的欢快旋律,成功地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通过赶走小怪兽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参与活动的欲望。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艺术活动在孩子们成长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大班组:童声飞扬,大班乐章
党育苗老师:《理发师》
《理发师》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用生动的理发声“咔嚓”“沙沙”表现理发师的形象,感受理发师劳动时的快乐,体验为大家服务的快乐。
活动反思:活动开始前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开嗓和练声,音乐活动应该有节奏图谱带领幼儿感受歌曲节奏,活动开始创设故事情境需要链接整个过程,让环节更完整,乐器演奏时要交代规则,演示乐器的节奏。
赵凯丽老师:《小老鼠打电话》
以小老鼠打电话这一充满童趣的主题切入,旨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欢快的旋律与富有故事性的歌词,能让幼儿在欣赏与演唱中提升音乐感知力,理解节奏、旋律的变化,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幼儿在模仿小老鼠与其他角色的过程中,锻炼社交能力与合作精神。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编和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表现力,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与快乐体验。
活动反思:
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小老鼠打电话为主题,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活动中,通过歌曲欣赏、歌唱和表演等环节,孩子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孩子在歌唱时节奏把握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节奏训练。在表演环节,个别孩子没能跟随歌词进行表演,以后要多鼓励孩子勇敢展示自我。整体而言,这次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提供了经验和改进方向。
谢赟赟老师:《唐老鸭减肥》
谢赟赟老师选择了《唐老鸭减肥》的故事,通过三部分故事情境,导入到音乐《瑞典狂想曲》的三段体中。首先,教师引导幼儿捕捉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唐老鸭;其次,引导幼儿把音乐形象用身体动作表达出来;再次,根据音乐节奏模仿唐老鸭走及运动方式;最后,幼儿独立表现音乐作品。
活动反思:整节活动下来,幼儿的兴趣很高,参与性也很高。但是在集体表演中,有个别幼儿沉浸在兴奋快乐当中,音乐节奏及动作转换部分把握的不是很好。对课堂的把握还需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与熟练,对音乐欣赏活动还需要更深的研究教材和“指南”精神。
聂彦超老师:《粉刷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时指导。大班幼儿应在集体中基本完整、正确地表演模仿习得的律动作品,随音乐自由做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因此,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粉刷匠》,幼儿能大胆探索,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粉刷匠》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劳动情感,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
活动反思:在本次音乐活动粉刷匠中采用了分小组的方式,孩子们的参与度非常高,活动气氛活跃。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倾听和学习。分组进行比赛的形式则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在活动中有些孩子过于积极,而有些孩子则比较沉默。进行打击乐器时,有些孩子不够投入,反应比较慢,表演效果不够理想。
孔诗华老师:《捏面人》
这是一门专为幼儿设计的音乐活动课程,旨在通过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活动以“捏面人”为主题,通过一首富有京剧韵味的歌曲,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词内容,并尝试用说唱的方式表达。同时,课程还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歌词,想象并描述自己心中的面人形象,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反思:本次《捏面人》音乐活动旨在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学习体验。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歌曲的学唱和表演,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但是部分孩子在创编歌词时感到有些困难,需要我在未来活动中提供更多的引导和启发。此外,在活动的时间分配上,我也需要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深入。在未来的活动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有趣且富有教育性的学习体验。
共教研,促成长
通过在本次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教研中,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音乐教学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思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教学亮点
1. 活动设计趣味性强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游戏和互动环节,如音乐节奏游戏、角色扮演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提高了对音乐的兴趣。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音乐活动中老师们通过采用听、唱、跳、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例如,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倾听并辨别音乐的节奏和情感;组织幼儿唱歌,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共性问题
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对于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导致教学过程中重点不突出。
2. 教学未结合幼儿生活经验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有些音乐作品对于幼儿来说习惯不同,难以理解和掌握;而有些作品则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
教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事业,我们要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深入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他们多方面的身心发展。只有真正关心孩子,用心去聆听,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老师。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发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的态度。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为孩子们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希望能与更多的教育者一起分享和合作,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
编辑:赵凯丽
校验:沙 瑞
审核:赵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