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再现、与“泥”分享——灵武市尚景幼儿园大三班传统文化“泥塑”主题活动

灵尚动态
创建于11-08
阅读 4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民间艺术“泥塑”,大三班老师组织幼儿上一节有关“泥塑”的主题活动课

此次活动老师组织幼儿做河南“泥泥狗”,教师首先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河南“泥泥狗”。

01:57

让幼儿了解“泥泥狗”的形状和来历

泥泥狗是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制作“泥泥狗”需要的材料

制作“泥泥狗”

幼儿通过手部“捏”的动作,首先将陶泥捏出狗的形状。

捏好的“泥泥狗”将它晒干之后进行涂色

涂色完将“泥泥狗”晒干,再次用粘土进行装饰。

"一捧泥土,万千世界",这就是非遗泥塑的魅力所在。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用最质朴的材料塑造出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

让我们一起,通过非遗泥塑这扇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匠心传承的力量。每一次触摸泥土,每一次塑造形象,都我们向非遗致敬,向文化传承的实际行动。因为,每一尊泥塑,都是活在当下,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鲜活见证。

                     编辑:马香莲

                     审核:杜洋

                     终审:杨佳梅

阅读 4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