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教   暖意融融 

——潮阳区初中英语教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潮阳区初中英语张爱妙教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4-11-08
阅读 21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落实“第三届汕头人才周”活动项目,加强各校在教学教研中的密切交流、深度合作,有效引领全区教师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2024 年 11 月 5 日下午,由潮阳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初中英语工作室送教暨七年级公开课活动在后溪中学举办。

        区初中英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张爱妙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区初中英语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区各初中学校七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Part 1 公开课

       来自汕头市潮阳区和睦初级中学的林锐敏老师,以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 Section A What is your school like? 1a - 1d为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真情实境的英语听说课。她通过视频、图片、对话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将词汇与句型融入情境之中。例如,她利用自己所在学校设施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运用目标语言。

       在听力环节,林老师先是巧妙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英语交流场景中,而后分层设计听力任务,这些任务层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然后再在此基础上,精准地捕捉和记录关键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读懂文本,而且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梳理、学习和内化核心句型和目标语言。

学生作品

在口语表达部分,林老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根据课前画好的学校海报,运用目标语言对学校进行描述。这一设计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创意之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彼此协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课堂充满了自信与活力。林老师不仅用心传授知识,更精心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Part 2 评课环节

        公开课结束后,接下来是评课环节。来自区不同学校的教师们进行交流研讨。

        首先是潮阳区初中英语教师工作室成员郑少燕老师进行评课,她对林老师的听说教学设计给予了肯定。少燕老师指出,从听说导入环节到听前的准备阶段,林老师如同一位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校园建筑的具体位置。接着,林老师引入了Peter、Ella 和 Emma三位新生在学校中迷路的情境,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听力训练。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林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的内容,而是整合了听说素材,转而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听力材料。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提升了实用性。最后,林老师巧妙地融入了情感教育的元素。通过生动地描述学校的各种建筑及开展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和谐学校的氛围。这种情感教育方式使学生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学校的深厚感情,通过这种方式,林老师真正实现了情感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接下来是后溪中学七年级英语备课组长林晓霞老师的点评。林老师这节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了充分的准备。整节课教学形式多样,清晰实在。林老师以介绍自己的学校做引入,围绕"school"的话题,用情境教学展开了师生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整个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用后溪中学真实的平面图介绍学校各个场所,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进入了高潮,也使学生的学习得到了升华。听力部分,林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技巧,采用听前预测、听中标注、听后迁移“三步走”策略。

        张爱妙老师也对这节课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评价。张老师指出,这节课有着清晰而明确的教学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习者为核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这节听说课的设计遵循了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理念,听说活动的实施路径是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这三个层次的活动,能够实现基于内容,聚焦文化、学习语言、发展思维的目的,从而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这节课的亮点之一在于,教师能围绕学生所在学校的真实情境铺开,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思考和探究。不仅如此,听说活动的设计层层递进,完美地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融合,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态度。此外,张老师强调,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方面,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学生之间观点的相互碰撞,促进学生的课堂生成,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语言、思维、文化的深度融合。

Part 3 交流研讨

        接下来是各校老师们的交流研讨环节。

        张爱妙老师拿出不同颜色的小书签,老师们以选择同一颜色书签进行分组探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困惑与经验。在交流研讨中,老师们互相解疑答惑,凝心聚力,共同探寻新教材听说教学的有效方法。

小组代表发言

        此次研讨聚焦于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提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之道。有的老师提出如何激发学生听说兴趣的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成功做法,如通过英语歌曲、电影片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老师探讨了如何提高听说教学的有效性,大家提出了多种方法,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在交流研讨中,教学智慧之光不断传递,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初中英语工作室成员合照

        最后,张爱妙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张老师指出,教材听说的整合与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英语教师立足于真实的课堂情境、基于学生学情、以教材为依托的课堂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一边实践一边反思,在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凝练教学智慧。

        金风玉露相逢处,教育之花绽新途。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届汕头人才周” 活动项目的积极响应,更为全区初中英语教师搭建了新教材听说教学的交流平台。让我们一起努力,在每个课堂中,积累沉淀,厚积薄发。

撰稿:吕淑君

‍摄影:李楠;曹斌霞

‍初审:林锐敏

‍终审:张爱妙

2024年11月5日

阅读 21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