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扎实教研促成长——昌洲乡中心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主题教研活动

昌洲
创建于2024-11-07
阅读 7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展师者风采 

‍品语文之美 

‍聚焦整本书‍ 

‍“研”途满书香 

      为贯彻落实鄱教研字(2024)50号文件《关于组织 2024年秋季“送课下乡、送研到校”活动的通知》精神,提高送课成效,提升育人质量,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11月6日、7日上午,昌洲乡中心学校开展了整本书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在中心本部、南林小学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中心学校教导处负责人曹刚振、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

深耕阅读 躬耕教学

董坪小学—杨惠华

      课堂伊始,杨老师先通过回忆旧知、勾连第二单元的内容,继而提出有趣的问题:人为什么要喝水?铁为什么会生锈?......在思维的层层推进下,学生兴趣高涨,对苏联作家米•伊林及他的作品《十万个为什么》充满了好奇。课堂上杨老师带领学生了解作者、感知故事内容,循循善诱,步步推进,激发了孩子们在阅读中探索奥秘的兴趣,为孩子们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大门。

北兴小学—朱合龙

     课堂上,朱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有亲和力,开场就用一张图片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后又根据“读封面”、“知作者”、“观目录”、“品语言”、“明方法”五个环节展开《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教学,学生沉浸其中,台下老师更是听中有所思,课中有所悟。

‍     同时,用苏联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译者翻译书籍时语言表达的不同,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甚至阅读更多同类书籍的欲望。

南陈小学—吴梦星

     卷帙浩繁的书海中,学生如何去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呢?拿到一本书,学生应该从哪入手来了解这本书呢?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是无从下手的。在这节导读课上,吴老师循循善诱,让孩子们学会“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她引导学生读取书籍相关信息,观察封面插图和出版社,从而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认识科普作品。她行云流水般从“引”到“扶”再到“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了阅读兴趣。

南湖小学—陈婷婷

      课堂中,陈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联系文本、联系生活、请教他人、查找资料,帮助他们顺利跨越阅读障碍。最后,陈老师还与学生们共同制定了阅读计划,鼓励他们坚持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整堂课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收获满满。

    以评促教 教学相长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精彩的课堂展示后,昌洲乡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方武秀老师组织大家进入评课议课环节。

     首先由四位上课老师对课堂的得与失进行了深刻反思。接着由其他语文教师评课,评课过程中,各位老师肯定了四位老师的教学能力,对课堂的每一环节把握到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多样,将《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的各个环节完美呈现,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阅读课。同时各位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深刻的思考。

高屋建瓴 奋楫笃行

      曹刚振主任对此次研讨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希望:导读课贵在导,重在引趣,教师要把握“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航向,不能把“阅读课”上成“语文课”,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深耕课堂,抓实抓细阅读课。

颁发证书 学无止境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相信在书香的沐浴与浸染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究中,我们一定能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不遗余力地引领学生乐于读书、学会读书、爱上读书,点亮每一个孩子的阅读之灯,与他们一起感受读书之乐。

—END—

图文:邹 丹

审核:曹刚振

‍签发:胡国林

阅读 7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