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快乐“薯”于你——淮阳区文正幼儿园中九班课程故事

清香优雅
创建于11-07
阅读 4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是天生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有着与生俱来强烈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的欲望,驱使着他们探索和求知。为了引导孩子去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孩子们对番薯的好奇心和兴趣成了我们班本课程的契机。借此机会,我们生成《快乐“薯”于你》的系列活动,决定带孩子们和番薯来一个亲密接触,通过看看、说说、听听、挖挖、尝尝等活动帮助他们积累有益的相关经验,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00:45

识“薯”记

  关于番薯,孩子们究竞知道哪些秘密呢?于是我们首先在活动实施前,分发了番薯调查表,在家长的参与协助下 ,初步调查幼儿对番薯的认知了解番薯种类和它的生长过程为我们后期的活动打下基础。孩子们将自己对番薯的知识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老师们通过记录调查表,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所获,同时为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你知道番薯的秘密吗?

我在家里吃过的是黄色的番薯。

我见过紫色的番薯。

有的番薯吃起来是一丝一丝的。

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我们了解到了番薯的秘密。

   在孩子们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认识番薯》集体活动。活动中,个个跃跃欲试想要尝试切番薯,在切开不同品种的番薯后,他们惊喜地发现番薯有白色的、黄色、橘黄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每一个幼儿摸一摸、切一切、看一看等形式让幼儿不但认识了番薯的外形特征,还知道番薯是长在地下的,红薯和它的根部都可以食用。

探“薯”记

  绘本故事《红薯,你从哪里来》你知道吗?红薯从哪里来?它们是怎么样生长出来的?又是怎么变成美食的?在书中有你想要的答案。倾听绘本故事后,孩子们了解番薯的种植、生长过程,还知道了番薯含有的营养价值。通过绘本故事我们知道了红薯是农民们先在土坑里放上长出了芽的红薯,浇水盖土盖膜培育出新的红薯苗,然后再将红薯苗“搬家”移栽到重新挖的土坑里,渐渐地,红薯就在地里面长得又大又多。红薯含有蛋白质、钙、铁、胡萝卜等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好处多多。

  《甜甜的红薯》绘本带着孩子认识红薯、了解红薯的生长过程和各阶段的形态,让孩子了解红薯,以时间为轴,全面展现红薯生根、发芽。长叶、长藤蔓、开花、根茎变化的全过程,展现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状态。

挖“薯”记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孩子们对番薯的兴趣更高了,迫不及待都想要到田里去看一看、找一找、挖一挖,一起探索番薯的秘密,体验丰收的喜悦。在挖番薯的活动中加强了孩子人与人交流的自信心,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实际的田地收获经历更是让孩子们体验到田园的乐趣,这个过程就是一次非常生动的自然生活体验活动。

食“薯”记

   香甜的红薯,像是大地馈赠的宝藏,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醇厚的甜味。它们被精心挑选,每一个都饱满多汁。孩子们通过洗一洗、打鸡蛋、倒牛奶、搅一搅感受了动手的快乐,并对红薯有了新的认识。再由老师将红薯削皮、切块为活动做准备。然后,这些食材被混合放入烤箱,当红薯烤蛋奶新鲜出炉,那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活动室。金黄色的表面微微鼓起,像是藏着无数小秘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品尝,每一口都充满了欢笑,每一份烤蛋奶都是幼儿园里温暖的回忆。这种美味,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小馋嘴,更在他们的童年味蕾上留下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巧“薯”秀

  老师们先带着孩子们观察红薯。瞧,那红薯有着或胖或瘦的身材,外皮有的粗糙,有的带着些许泥土,就像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精灵。孩子们用小手摸摸红薯,感受着它独特的纹理,那橙红色的外衣在他们眼中是如此鲜艳。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红薯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深深扎根,为绘画注入了灵感。每一笔都充满了童趣,那歪歪扭扭的线条是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

活动总结

  《指南》中指出: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番薯这一主题中,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在探究、创作、合作、分享中发现番薯的一些趣味性。通过此活动小朋友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与尝试、乐于想象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是非常宝贵的。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劳动,从而体现了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探究意识,发现劳动的乐趣,创造出自身的主动性。本次主题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对于番薯的探究将永不止步,我们也会继续探索,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亲身参与,去感知、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自然世界的神奇与奥秘,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探究意识,发现劳动的乐趣,创造出自身的主动性。“薯”与我们的故事依然在继续,我们与番薯的故事,未完待续......

阅读 4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