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镇培田村揭开绿水青山的“守护密码”

用户18976028
创建于11-07
阅读 27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培田村始建于元代,村落整体布局呈现“三横五纵”形态,古民居较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客家建筑风貌,现存30余幢“九厅十八井”形式的高堂华屋、21座宗祠、6个书院、2座跨街牌坊与1条千米长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保单位28处,组成了约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纵横交错的溪流、水渠、水塘构成了培田发达的水系,“虽由人筑,宛若天成”,为完善村内用水,旧时村中建有两条水圳穿街过巷、直通各户,一条圳沟引流山泉水以资利用,也被称为早期的“自来水工程”。

一、坚持创新发展,推进文化生态共融共生

培田村大力改变“人畜混居”生活方式,同步推进划区域“牲畜圈养”,以家庭为单位做好房前屋后卫生,定期疏通清理屋外水圳;在县生态环保、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的指导下,村里在古朴水塘消污的基础上,开展村庄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改水改厕,完善排污体系,扩大荷花塘面积,创新构建起最为适宜农村的运管维护便捷、费用低效果好的“三格化粪池—月塘—明暗沟渠—荷花塘”污水处理体系,并定期增种荷花、狐尾藻等吸附功能较强的水生植物,使古村生活污水实现消纳利用。同时深化“河长+林长+检察长+警长”等协作机制,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日常处理,使村里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二、坚持项目带动,加强生态保护队伍建设

为更好地推动培田村的保护和开发,连城持续推进古村落综合提升项目,修缮古村落街道、边沟、古宅,建设旅游公路,还在村外集中建设新村,以自由分流原则引导村民开民宿、经营“农家乐”,让村民在保护古村、守护生态中实现环境改善、生活富裕,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打实好处。

同时,村民还共同协商制定了“接地气”的村规民约,组建党员、青年、巾帼志愿队等5支,吸纳志愿者600余名,设置59个党员先锋岗,把人居环境整治、护林护河等志愿服务做进家家户户。渐渐地,自觉做好环境卫生,保护生态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三、发展生态经济,助力良性循环破局出圈

经过多年的绿色发展,培田古村落已然成了当地的“明星村”,还拥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山村、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数十个“国字号”和“省字号”荣誉。培田村始终秉承保护优先、生态引领的要求,将生态理念全面植入景区导游词修编、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通道。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全力盘活传统村落资源,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农文旅融合发展让许多外出村民纷纷回乡,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在保护开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及乡村文化资源,通过种植彩色稻“字画”、开办田间课堂、开展“春耕节”“丰收节”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新的活力。

阅读 27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